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美國對華進退失據

華府最近頻頻派遣高層官員訪華,布林肯和耶倫前腳走了不久,又傳出商務部長雷蒙多後腳將至。然而,早前中國商務部已嚴正聲明,美國應取消對華加徵關稅、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公平對待兩國雙向投資、放寬對華出口管制、取消涉疆產品禁令,否則兩國關係難言有重大改善。在美國毫無表示之下,雷蒙多又來訪華,其實有多大意義?
儘管北京對此十分客氣,表示持開放態度,歡迎與美方進行溝通,蒙雷多訪華看來沒有多大懸念。但必須指出,作為美國商務部長,中方提出的要求,雷蒙多有權作出某些讓步,但她顯然無意這麼做。事實上,美國制裁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已達到逾1,300個之巨。雷蒙多即使來華,除了釋出美國有辦法和中國溝通的姿態,對實質改善中美關係可謂毫無作用可言。
單是剛落幕的北約峰會,發表的公報便對中國發出了史上最強烈的譴責,直指中國以其「公開的野心和強制性政策」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抨擊中國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北約雖云有31個成員國,表面上大家地位平等,但實際上無非又是美國維護霸權的工具,成員國只能唯美國之命是從。以此觀之,美國雖然一方面派員來華,企圖擺出友善姿態,但另一方面壓制中國沒有稍歇,而且全方位收緊,聯同所有西方國家一起排斥擠壓中國。
從另一個層面看,美國對華首鼠兩端,亦顯示出面對中國崛起,愈來愈進退失據。美國自二戰後稱霸世界至今,未逢任何有力挑戰,強如蘇聯也分崩離析,日本更陷入「失落的30年」。
只有中國,不管用軟的還是硬的,美國都無縫可插,不知如何是好,對華政策也就愈來愈矛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