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灣仔酒吧遇查 假難民販大麻

檢獲小量懷疑大麻。 檢獲小量懷疑大麻。
檢獲小量懷疑大麻。
公帑姑息養奸 市民無了期埋單
假難民作奸犯科破壞社會安寧,更把毒品視為生財工具,尋找機會分銷販賣毒害全港市民。其中在酒吧林立的灣仔區,部分場所藏污納垢,令毒品容易流通散貨,執法部門經循線調查,昨日展開打擊行動,在酒吧區拘捕一名非洲聲請漢,檢獲小量懷疑大麻。假難民牽涉毒案屢見不鮮,惟港府繼續枉費公帑姑息養奸,導致禍根深種,最終要由全民承擔惡果。
灣仔區執法部門,早前根據情報分析及經調查後,在昨日清晨約5時,於盧押道酒吧區採取行動,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及「管有危險藥物」,拘捕一名持「行街紙」留港的40歲非洲加納籍男子,同時檢獲約7克、市值約1,700元的懷疑大麻。被捕人士已被扣留調查。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近年本港毒品氾濫,假難民是背後一大黑手,積極參與各類型毒品活動。本月4日,執法人員於油麻地佐敦道一住宅單位埋伏,期間截查一名從單位離開的男子,在他身上及屋內搜出多種懷疑毒品,包括重約11公斤的可卡因、約2.8公斤搖頭丸和兩條滲有液態可卡因的毛巾,毒品總市值約1,500萬元,遂以涉嫌「販毒」拘捕該名39歲非洲莫桑比克籍聲請漢。
庫房本年度又預燒14億
上月28日,執法部門根據線報,搗破兩個位於牛頭角及觀塘的毒品「子母倉」,拘捕兩名負責看倉的越南籍假難民(20歲及31歲),並檢獲大批以茶葉包裝作掩飾的懷疑冰毒,毒品總重量約174公斤,估計市值高達1.2億元,打破本年度同類毒品案的最高貨值紀錄。調查人員估計,毒販刻意僱用假難民參與毒品活動,相信是看中他們居無定所、人際聯繫網絡薄弱,能夠間接增加人員的偵查難度。
翻查去年資料,全年有2,803名非華裔人士干犯刑事案件被捕,當中絕大部分屬免遣返聲請人士。不法分子利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留港打黑工及犯案禍港多年,除令本地治安惡化,政府公帑亦成提款機。根據2023/24預算,有關當局花費14億元在他們身上,比2022/23年度修訂預算的10.68億元,多出3.32億元,大幅增加近31%。計及剛過去的2022/23年度,過去11個年度港府已用95.68億元公帑,加上本年度預算花費,枉費在他們身上的公帑數額勢破百億。
執法部門上月破獲冰毒「子母倉」。執法部門上月破獲冰毒「子母倉」。
執法部門上月破獲冰毒「子母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