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路邊大樹係咁塌 部門射波互卸責

冧石屎好似子彈橫飛,公院墮物如家常便飯,功夫茶不久前先至大呻家陣做新聞好似做常聞,冇乜新意,真係悶出鳥來。嘻!冧吓跌吓奇景來了!各位,話說尋日朝早11點幾,有駕駛人士途經油麻地柯士甸道西近戲曲中心對開時,赫然見有一副棺材跌喺往紅磡方向行車線上,棺材蓋打開,旁邊散落金銀衣紙,駛經車輛需切線閃避;其後貨車司機發覺「跌棺」,急駛回現場將棺材檢回車上運走。阿哥,抬棺材跌甩褲,就話失禮死人!依家跌棺材,唔通「黃泉無客店」,要多留香江避一避?都真係大吉利是咯!
香港近排撞邪,乜都冧一餐跌一大輪。跌棺千祈咪又變常聞!香港冧得最多嘅,就係不時發生塌樹事件,壓壞車輛,傷及途人,甚至殺人!之不過,政府處理樹木問題卻歎慢板,部門互相卸責!呢嗱!申訴專員公署尋日就樹木投訴嘅處理公布主動調查結果。報告指出,政府熱線1823每年平均接獲約2.4萬宗樹木投訴。由2018年至2022年10月期間,每年平均接獲嘅投訴中,有約1,100宗涉及部門權責爭議個案;雖然樹木辦已試行優化機制,但介入處理個案時間仍嚴重延誤。喂!樹木狀況存變數,若市民投訴卻因部分權責爭議未獲適時處理,分分鐘會帶來安全隱患。
事實上,地政總署亦曾有大量逾期回覆嘅樹木投訴,有個案甚至由投訴起計至具體回覆需時377日。資料又顯示,每年均有約數十宗個案需時逾3個月才回覆投訴人,都真係等到花兒也謝了!公署認為,若投訴個案因部門權責爭議而不獲適時處理,容易令市民覺得政府部門互相推卸責任。古人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意思係要喺事情尚未發生之時就預防處理,要喺禍亂產生之前就早做準備,要言之,部門負責人應該要有憂患意識!依家公署舉例指出,曾有涉及海堤嘅樹木管理責任重複發生部門權責爭議;亦有塌樹風險案例顯示,地政總署喺1823發出超過20次逾期通知、經過377日後才終於回覆1823!咁搞法,真係危樹,都唔知塌咗N次喇!而若真係「死人冧樓」,亦都無從挽救喇!人命關天,而部門仍在射波互卸責,真係睇見都眼冤!
申訴專員公署調查主任認為地政總署未能有效監察承辦商工作;而地政總署無備存實際仍未有完成清理嘅樹木投訴數目,公署亦未能得知地政總署是否已處理過往積壓嘅投訴。各個部門都烏啄啄,須知道裝睡嘅人永遠叫不醒!公署建議處理權責爭議個案樹木辦應更主動介入,同時應以投訴個案嘅整體處理時間直接介入處理,並作出監察,確保投訴獲適時轉介。為政貴在行,唔好乜都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