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患同行:超重盡早正視 減社會醫療開支

最近衞生署發表新一份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發現超重和肥胖普遍率,三年疫情的影響以來,數據較2014至15年度的普查都有上升,其中肥胖比率達到三成多,超重比率22%。調查又發現,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仍然普遍,其中高血壓在15至84歲人口中患病率達到29.5%,糖尿病有8.5%,高膽固醇血症有51.9%。另外,超過83%人口有高鹽飲食,是引致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香港的數據確實令人擔心,將來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對未來醫療的負擔必定有增無減,而由於這類疾病大多要長時間服藥,心腦血管疾病所需要使用手術及植入支架等治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費用相當高昂,面對醫療水準整體改善,市民對危急手術的需求及要求也有增無減,相信未來對政府的醫療開支必定直線上升,所謂防患未然,盡早正視肥胖問題對將來醫療依賴會有正面作用。
港人的整體活動水平不斷下降,尤其是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缺乏運動和久坐不動的現象愈來愈普遍。另外,遺傳性、睡眠情況、社會心理壓力、致胖的高糖高鹽食物充斥,也是影響肥胖的因素。
在臨床上,肥胖已經被認為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臨床狀況,肥胖管理的主要目標不再局限於減重,同時也包括管理合併症和改善整體健康狀態。另外,對於重度肥胖或有相關合併症的肥胖患者,可進行藥物或減重手術。對醫學教育和培訓項目加強,可增加對這非常普及的健康問題有目標性對付。近期香港推行慢性病的公私營合作先導計劃,首先涵蓋的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壓,如能加强肥胖及其合併症一併納入將來公私營合作,必定令更多人受惠。政府也設立低糖少鹽委員會,一起推動低糖少鹽的飲食,聯合飲食界推動健康食肆計劃,利用科技協助有需要的人士控制體重飲食,增強運動量等健康措施。龐朝輝醫生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