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創意產業融資難 結合 旅遊 文化 搶灘

有議員指出香港在文化融資方面較缺乏,政府可考慮做好文化金融。 有議員指出香港在文化融資方面較缺乏,政府可考慮做好文化金融。
有議員指出香港在文化融資方面較缺乏,政府可考慮做好文化金融。
港府擬將香港發展成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包括在政府架構層面加強對文體旅遊的總體統籌,制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立法會昨舉行第二次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有議員認為,本港要做好文化融資,並由中資企業牽頭舉行文化盛事,文化產業亦需結合更多配套;亦有議員表示M+博物館等新文化地標落成,有助吸引旅客參觀,促當局探討如何更好結合旅遊和文化產業。
做好文化金融 放寬上市條件
有議員指出香港在文化融資方面較缺乏,政府可考慮做好文化金融,如放寬上市條件、用共同投資基金投資文化企業以培養文化獨角獸。他又指文化委員會聚焦文化界,是否可擴大至司長領導,金融、物流等行業人員加入發展。議員譚岳衡亦表示,香港近期有多場引起廣泛關注的文化交流活動由中資企業主辦,詢問當局對中資企業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上有甚麼期望,也指中資企業要更多將中外文化資源引入香港,尤其邀請內地資源。
港府回應時表示,認為文化創意產業融資的第一步要增加更多不同投資可能性,因文化藝術多元,用上市可能「遠水不能救近火」,香港最有興趣發展是知識產權保障,因受人重視,且香港有國際授權平台,貿易發展局也有舉辦不同展覽。至於是否應由司長、副司長統籌,現有機制下若有需要時會有相關安排,但強調公共管理的「擁有權」非常重要,因此要強化個別局對自己政策的擁有權和投入度,所以只在有需要時設立。
至於中資企業方面,港府表示對此有很高期望,也可發揮很大力量,包括資金、網絡、人才等,因此在文化藝術推展上中資企業很有作為。
另外,議員楊永杰指出,80、90年代香港是潮流文化中心,影響整個亞洲,通關之後也有多個演唱會,認為香港是否應有策略、基金推動亞洲和華語地區的歌手在香港開演唱會。議員陳仲尼表示,西九文化區擁有世界一流的設施,應好好善用;也要鼓勵私人發展項目加入文化藝術設施,發展市場化商業劇場和展館;同時要推廣本土中華文化,如龍獅大賽等,吸引外國人來港參賽,讓活動年輕化、盛事化和國際化。
當局表示,同意演唱會是推動發展非常重要的地方,不過也認為場地要「加把努力」,未來也有計劃發展硬件;又指故宮文化博物館有超過100萬遊客、M+更有300萬,認為文化旅遊結合應善用本港品牌性的作品;透露未來會舉辦香港演藝博覽,下年更會主辦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旅遊界也推出如綠色旅遊等路線。
立法會昨舉行答問會。(陳德賢攝)立法會昨舉行答問會。(陳德賢攝)
立法會昨舉行答問會。(陳德賢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