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姑妄聽之

「世界足夠大,足以讓我們兩國都能繁榮發展。」此話如果不是由美國財長耶倫親口說出來,人們必定以為是出自中國官員之口。過去中方不斷強調太平洋足夠容得下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但美方一直當成耳邊風,因為他們從來只想獨贏,不想兩利。而現在耶倫竟主動說要與中國共同繁榮發展,果真是風水輪流轉,看來此趟訪華之旅沒有白走。
無可否認,相對於上次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耶倫這次顯然比較務實,氣氛也比較和諧。美方少了一些意識形態的色彩,也少了一些咄咄逼人的姿態,說得最多的是無意脫鈎、良性競爭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耶倫這番表態:「我們想要一個充滿活力和健康,且開放、自由和公平的全球經濟,而非四分五裂或強迫各國選邊站隊的全球經濟。」雖然言不由衷,近年美國到處拉幫結派搞小圈子,脅迫其他國家對華進行科技封鎖,甚至要求荷蘭禁止光刻機出口中國,難道不是強迫各國選邊站隊?但不管怎樣,耶倫能說出這番話,至少說明美方態度有所緩和。
當然,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老美往往出爾反爾,一邊對話,一邊捅刀,早已見怪不怪。所以,不管華府高官說了多少漂亮話,作出多少承諾,中方都只能姑妄聽之。須知遏制中國已是美國基本國策,也是兩黨共識,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起碼在可見的將來不會改變。有消息指華府即將推出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關鍵經濟領域」,主要涉及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這分明就是想進一步阻止中國科技發展,與無意脫鈎的公開表態背道而馳。
耶倫作為財金領域的專家和主要官員,深知中美經濟早已高度融合,根本不可能脫鈎,本人也許真的很想緩和兩國關係,加強經貿合作。奈何美國政壇已被鷹派勢力騎劫,反華才是政治正確,理性務實的聲音根本沒有市場。因此,耶倫此行的成果必然大打折扣,去年兩國元首在印尼峇里島達成的共識至今無法落實,何況是財長一次訪華之行,美方的承諾到底有多少能夠兌現,實在令人懷疑。
對中方而言,美方怎麼說怎麼做都無所謂,中國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目前老美還可以狂妄,但再過若干年就狂不起來了,到時候兩國關係也許才能真正改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