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挽留印度

印度在今年G20和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主席,但表現惡劣,它一心想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領袖,可是德不服眾。由於印度對中國出於妒忌和競爭,未能與中國及其他新興大國好好合作,尤其在上海合作組織會中反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弄致各成員國除印度外一起發表聯合聲明,使上海合作組織首次出現公開的分歧。印度亦反對金磚國組織的擴大。它的私利變成西方以外新興大國合作的最大障礙。今後印度會何去何從呢?
印度一直想像中國成為舉足輕重大國,在國際事務起重要作用。此所以它刻意要代表全球南方國家。但若排斥抗拒中國,便實際在全球南方陣營製造分化,不利團結,更不利與西方競爭。印度執意如此,中國及各國可怎樣應付呢?
美國為首的西方正積極爭取印度,聯印抗華。美國2007年拉印度入印度太平洋區域的美國的四角安全對話組織(美國加日本、澳洲),但一直沒甚活動,反映印度還不願投入美國陣營,包括它與俄羅斯的關係,以及在與巴基斯坦的世仇中對美國支持巴基斯坦的不滿。
近年印度的經濟實力上升,人口超越中國,西方更稱現在是「印度年代」。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也趕超了中國,更令穆迪政府躊躇滿志。穆迪政府上台後也勵精圖治,全力推動發展,例如出口大增,今年應逾770億美元。印度政府目標在2030年出口達到兩萬億美元,包括商品與服務。印度的優勢在於服務,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如英美把專業服務外包給印度,今後還可強勁增加。
印度的出口優勢便不同於中國,不以商品取勝,而是借助英國留下的英語文化與體制,作為英美服務業外包中心。正因如此,印度的服務業、人才與體制與英美關係密切,也因英國殖民因素,在西方移民數目龐大,也較易同化,如英國現任首相和眾多政客高官均屬印裔。
印度與英美西方關係特殊,若不是它要成為大國,不願依附英美,早會與西方結合,對抗中俄。猶幸印度也有強烈的反殖民主義勢力,沒有如日本脫亞入歐。
對中國乃至全球南方,不能讓印度投靠西方。G20、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等正是把印度吸納的架構,防止西方拉攏。因此,即使現屆印度政府與其他國家合作不佳,仍要爭取它,以國際大勢和印度可能的獲利來誘使它留在全球南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