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私醫昂貴棄求診 牙患纏身基層焗忍

調查指逾六成受訪基層因經濟負擔放棄牙科診治。(袁志豪攝) 調查指逾六成受訪基層因經濟負擔放棄牙科診治。(袁志豪攝)
調查指逾六成受訪基層因經濟負擔放棄牙科診治。(袁志豪攝)
公營無位 團體倡放寬資助限制
本港公營牙科服務供不應求,惟私營診所亦索價不菲,不少基層市民面對牙患只能「死忍爛忍」。有團體調查發現,有80%基層中高齡人士及72%殘疾人士正面臨牙痛或蛀牙問題,但逾六成因經濟負擔放棄求診。團體建議港府為45歲以上人士設牙科護理券,放寬關愛基金牙科項目年齡限制,確保弱勢社群口腔健康。
社區組織協會聯同香港老人權益聯盟,以及長期病患者關注醫療改革聯席於今年3月至6月期間,以電話及網上問卷訪問132名45歲至64歲基層市民及74名殘疾人士,了解他們的口腔健康現況及服務需求。社協昨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有80%受訪基層及72%殘疾人士,於過去一年有牙痛或蛀牙。雖牙痛難耐,但只有不足三成基層曾向牙醫求診,大部分受訪者皆選擇忍耐牙痛,或自行食用止痛藥處理。
輪椅出入難 促設無障礙診所
所謂「牙痛慘過大病」,但政府資助不足導致基層需長期承受牙痛之苦。社協幹事連瑋翹指出,基層中高齡市民幼時未曾獲得學童牙科保健服務,亦未獲醫療券及關愛基金牙科等長者服務,形容他們正處於「真空位置」。至於殘疾人士亦屬「被忽視的一群」,有受訪者指出,使用輪椅出入診症室有困難,更要面對交通配套、診所設計等物理障礙。
連瑋翹建議,港府應放寬關愛基金牙科項目年齡限制,為45歲以上人士設1,000元牙科護理券。同時可在康健中心加入口腔檢查,並設立無障礙診所,確保所有市民都能獲得口腔保健。
受牙患困擾的陳太自2015年起有牙痛問題,但為應付有長期病患丈夫的醫療開支,當時只能拔去「最痛嗰兩隻牙」,餘下的牙患問題要暫時擱置,只能死忍牙痛,依賴防敏牙膏及消炎藥「頂住先」。忍痛8年,陳太近日再檢查牙齒,驚覺已有近10隻蛀牙,現正等待整假牙。她期望政府可降低關愛基金牙科服務的年齡限制,為50歲以上低收入人士提供牙科支援,早日保護牙齒。
公營牙科服務供不應求。公營牙科服務供不應求。
公營牙科服務供不應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