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關注精神健康 社區辨識做起

香港早前曾發生懷疑有精神問題人士施襲的個案,也有面對婚姻出現問題的家長殺害子女事件,日前則有著名歌手疑為精神病患而不幸離世的消息,令市民關注到精神健康問題。筆者認為,我們要關注的不應該是這些個案和事件的過程,而是正確認識精神健康問題,認識到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精神病患者,減少社會上對「精神病」的歧視,以及從社區加強對精神健康辨識和支援。
包容接納 減少誤解
前立法會議員潘佩璆醫生最近在社交媒體發文,潘醫生是一位退休精神科醫生,他指「精神病」只是一個統稱,其種類繁多,包括較輕微的焦慮症、抑鬱症等,較嚴重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還有自閉症、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厭食症、認知障礙症、人格障礙等。而外國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精神病患者並沒有比非精神病患者更暴力,只有約4%暴力事件是精神病患者所為,那些暴力事件受害者有四成多是親屬關係,而透過治療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暴力傾向,故社會不必過度擔憂,而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需要的是接納與包容,不是歧視!
現時政府專科收到新症轉介個案後,會由精神科護士評估個案的優先程度,若等候期間患者自覺病情惡化,可到診所請護士再進行評估。在6月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中,政府指醫管局會就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預約的輪候時間中位數訂立明確目標,分別是第一優先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不超過一星期,第二優先個案則不超過4星期。另一方面,對於在社區內生活的病患者和復原者,政府指現時設社區精神科服務,會定期外展或家訪個案,如果病人或復原者病情出現惡化,會主動報告;而精神科專科醫護人員也會教育病人或復原者的家屬處理,包括主動報告病人或復原者拒絕服藥或病情轉差的問題。
但精神疾病不像傷風感冒,患者和他們的親友可以很明確知道患病而求診,因此從社區開展精神健康的教育、辨識、求助、支援的系統工作,更應成為精神健康工作重要一環。特別是教育,一方面令大眾認識不同的精神健康問題,令自己或親友出問題時可及早求醫;同時減少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和歧視,這樣才能令患者更願意接受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療。
進一步是辨識、介入和支援機制。政府表示社署已設立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中心由社福機構營運,為精神復原人士、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以及這些人士的家人、照顧者和區內居民,提供由及早預防到危機管理的一站式和地區為本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但據筆者了解,市民對服務認知仍有限,而很多中心的名稱,除非負責的機構是較有名的精神健康組織,否則根本聯想不到那是一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因此社署有需要加強推廣。同時更需要社區接納這些中心以及接納每一位患者和復原人士,以正面態度面對精神健康事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