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又老又殘 爛攤留下一代
本港經濟在上世紀70、80年代騰飛,到了90年代達到頂峰,爭相倣效「香港模式」的地區不計其數,除了內地,新加坡、南韓等也有學習香港成功之道。很可惜,盛極而衰是顛撲不破的硬道理,頂峰過後是下坡,香港早已無復當年勇,整個城市急速老化,暮氣沉沉。
日前旺角鬧市有舊樓外牆簷篷塌下,擊中一輛貨車,豈料數日後同一大廈外牆再冧石屎,還要發生在屋宇署巡查後不久,署方明顯失職。這些年,天花石屎剝落,建築物外牆塌下,窗框飛脫墮下等事例不勝枚舉。2010年的土瓜灣冧唐樓慘劇導致4人死亡,更是讓人猶有餘悸。
事實上,香港城市老化速度十分驚人,目前樓齡30年至60年或以上的樓宇總數超過2.7萬幢,樓齡70年或以上的舊樓更佔了1,100幢,每年還在不斷增加。這些老舊樓宇日久失修,不少更是「三無大廈」,猶如城市炸彈。
即使港府將樓齡逾70年的舊樓強拍門檻降至六成,重建發展的步伐依舊非常緩慢。旅遊區如銅鑼灣、旺角以至尖沙咀加連威老道一帶,舊樓觸目皆是,予人非常殘舊破落的感覺。難怪有內地旅客訪港後甚為失望,直指香港很多地方都比上海落後。
別說跟內地城市發展一日千里無法可比,澳門更早已爬頭,即使是台北,過去由桃園國際機場出市區的一段車程,兩旁往往都是舊樓,但今年再訪台北,發現已多了高樓大廈。香港比不上新加坡不足為奇,最近一個國際競爭力排行榜,竟然連台北的排名都超越香港,城市發展裹足不前,肯定是原因之一。最怕建築物又老又殘有礙觀瞻之餘,外牆石屎塌下發生奪命意外,那才是最不堪設想。
遇事避難 拖得就拖
香港要有新發展,除了「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並不足夠,市區重建一樣刻不容緩。藍田麗港城是公私營合作並極成功的市區重建例子,其前身為「亞細亞火油茶果嶺油庫」,在80年代由油公司與發展商合作興建,共有8,000多個單位供約2.5萬人居住。然而,自千禧年打後,香港有多少大型社區重建項目展開兼取得好成績?屈指一算,恐怕也算不出究竟。
別說市區重建一直只是零敲碎打,收購後再起樓也多是牙籤樓,對整體社區發展毫無幫助;就連公屋重建也是龜行蝸步,22條樓齡達到5、60年的公共屋邨,只有3條敲定重建,主因就是安置極度困難,政府欠缺咬實牙根迎難而上的決心,拖得就拖。
與城市老化一起出現的,還有人口老化。香港預計在2050年將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四成,加上出生率全球最低,香港競爭力無以為繼,未來的醫療負擔更會有增無減。偏偏港官時至今日仍然漫不經心,認為不宜干預市民生育意願,對增加老人院舍和醫護人手同樣歎慢板,擺明將爛攤子留給下一代。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