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莫迪周旋中美搵着數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日前透過線上舉行,為俄羅斯短命兵變後,中俄印三國領袖首度同框,而伊朗正式成為成員國,同樣備受世界矚目。眾所周知,伊朗一直受到美國制裁和國際孤立,現在終於加入國際組織擺脫孤立困境,象徵意義非凡。
是次峰會由印度主辦,儘管莫迪拒絕在會後發表的新德里宣言中簽署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與絕大多數參與國家態度不同,顯示印度跟中國始終保持距離,但可圈可點的是,這位老奸巨猾的印度總理,剛剛才獲美國總統拜登高規格接待,結果一個「屈尾十」,即在宣言中支持落實擴大本幣結算份額路線圖,為加速去美元化提供助力。
事實上,印度的地理位置根本不容許它一面倒親美。它被中國、巴基斯坦及俄羅斯接壤和包圍,而中巴關係友好,中俄又形同盟友,印度本身跟俄羅斯也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印度非常依賴從俄國進口平價石油。在如此地緣戰略布局下,印度倒向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根本就是自討苦吃。
最聰明的做法,當然是周旋於各大國之間,繼續保持自己國家的發展勢頭。印度民族性向來十分精刮,做生意尤為精打細算,莫迪已非第一日從政,當然識得揀。何況中印雖有領土爭議,但貿易額反而不斷增長,單是2021至22年度,便比上一年度增長44%,達到近1,300億美元。印度貿易逆差更猛增至770億美元,遠高於上一年度的450億美元。
儘管近年在美國帶頭打壓下,新冷戰逐漸成形,但過去數十年全球一體化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作為製造大國,印度就算有大國雄心,也不可能跟中國「脫鈎」。保持平衡關係,覷準時機搵着數,依然是莫迪的施政方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