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重拳出擊

中國突然宣布對兩種用於半導體的關鍵材料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引起各國廣泛關注和議論,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勢。尤以日本的反應最激烈,叫囂將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必要回擊。這就奇了,日本早前才宣布限制23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出口,措施比美國更嚴厲,中方只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限制兩種材料出口而已,小日本就氣急敗壞,究竟是得了健忘症還是精神分裂?或者小日本以為現在還是甲午戰爭年代,中國只能任人打壓不能還手?
這些年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不斷加緊對中國的封鎖和圍堵,除了糾集日本、南韓和台灣組成「晶片四方聯盟」,還聯合日本及荷蘭嚴格限制晶片設備出口,基本上已完全阻斷對華半導體供應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出反制是理所當然的事,小日本氣急敗壞又能怎樣?中國當然不會完全禁止稀土等關鍵材料出口,但對美國及其主要幫兇日本必會好好把關。
顯而易見,中國這一招確實擊中了美日要害,否則其反應不會如此激烈。畢竟中國是鎵、鍺以及所有稀土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和供應國,限制出口就意味着全球供應短缺,短期內不可能找到其他貨源。雖然美國也有豐富蘊藏量,但由於相關產業荒廢已久,欠缺相關技術、設備和人才,即使想重新開發,估計最少也需要10年以上才能成事,而且成本必然大增。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中國的反制工具和種類還有很多,今次只是反制的開始,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重拳出擊,不僅能夠打得某些大搞霸權霸凌、企圖推進脫鈎斷鏈國家慌,還會打得他們疼。這不是無的放矢,中國既有籌碼,也有底氣,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直取對方要害。美國企圖通過晶片禁運卡死中國,必然招致更多反制,誰能笑到最後,目前言之尚早。
在經濟全球化之下,各國貿易本應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奈何美國為了一己私利,逆全球化而行,大搞脫鈎斷鏈,嚴重破壞產業鏈和供應鏈,導致國際貿易秩序大亂,中國固然身受其害,美國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最近美國巨企高層不約而同奔赴中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財長耶倫也先後訪華,說明美國根本不可能與中國脫鈎。中國不僅握有稀土這張王牌,而且是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和最大市場,豈有那麼容易脫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