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經濟自信
內地經濟學家,特別是直接受西方訓練的海歸派人士,對內地經濟的發展,從來都是一股勁地主張擴大市場化和私營企業(包括大力引進外資)。對他們來說,西方經濟學主張是放諸四海而皆準,一如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市場與私營化便是經濟政策方面的普世良方,中國或其他非西方的國家都只能依循才可發展。
面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少經濟問題浮現,他們建議的方法也是從這樣的普世價值推演出來,例如刺激消費,中央政府用發國債和債務重組以解地方債務危機,穩定地產市場,融資支持大的民營地產企業集團,穩定民營企業信心,政府培育新興產業,讓民營企業發展,擴大引進外資等。這些政策建議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似乎合理,卻不大成功,只是把經濟困難拖延解決。
靠消費來推動經濟,不談提高和保證收入,不理會內地現時收入兩極化對大眾消費的抑壓。刺激消費是政府放錢,政府舉債,但不改善收入分配,單只消費擴大,怎樣推動就業與收入提升呢?過度的生產力擴大和過度生產,又豈是刺激消費所可解決?連生產能力過剩這個典型市場經濟的毛病也不提,怎可理解現時中國經濟的困難?
中央政府可暫紓地方債務危機,但債務重組是把資產貶值或撤銷,債務危機不爆發,地方經濟卻陷入長期萎縮,靠甚麼力量來重振債務重組後的地方經濟,和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呢?
民營企業的投機和過度擴張,是當前經濟困難的主因之一,另一是地方政府官員的濫投資,二者結合最主要是造成房地產泡沫。民營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大有問題,不改革而讓其依舊發展,只會使其失誤繼續禍害經濟。民營企業可保,但要用市場磨練,用法規監督,其中房地產業更要大整頓,以應對未來人口下降和集中於特大城市的房地產大危機。引進外資是一窮二白時無奈之舉,外資來是為賺暴利。中美矛盾時,外資不會轉移技術。中國經濟規模已大,引進外資作用有限,若大舉引進,本國公私營企業要讓利?為甚麼?
中共歷次經濟大困難,都是靠陳雲的實事求是,不迷信洋理論來解決。現在改循西方理論,每次危機都變成下一次更大的危機。為甚麼中國的經濟政策還沒有民族自信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