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培養香港年輕人的正向思維

「杯子裏的水是半滿還是半空?」不錯,這是個老掉牙的問題,卻又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人生觀、他對自己和世界的態度,以及他是個樂觀還是悲觀的人。已有不少研究顯示,樂觀還是悲觀的性格特徵,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和整體福祉。一般來說,樂觀的人會積極思考,而積極或正向思考又是有效管理壓力的關鍵部分。人生不可能沒有壓力,能否管理壓力可以決定未來的人生會否成功。因此,年輕人是否擁有正向思維,便成了可以決定他們未來能否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
要點一:打造更優秀的年輕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也看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但在2022年年底推出《青年發展藍圖》,表明了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目標和行動,更在日前聯同青年發展委員會公布了青年發展基金下「青年正向思維活動資助計劃(2023-25年)」和「青年歷奇訓練活動資助計劃(2023-25年)」的獲資助機構名單。
從這兩個計劃的名稱便可看到,它們的目的是通過為香港青年提供有系統、具質素和規模的歷奇訓練活動,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正向思維、抗逆力,培養紀律精神和團體意識。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年輕人的正向思維和正面價值觀,把他們打造成更優秀的青年,成為有擔當、有理想,願意為香港、為國家未來建設而作出貢獻的年輕精英。
要點二:年輕人將終生受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要人生沒有不如意的事,那是癡人說夢、不切實際的要求。正向思維不是要求年輕人忽視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而是要訓練他們用更積極、更有成效的方法來處理生命中不如意的事情,讓他們經常盼望最美好的事情,而不是最惡劣的情況。
思想積極 抗逆力佳
從醫學角度看,正向思維往往開始於腦海內的自我思考,也就是一個人在腦海中不斷湧現而未說出口的想法。這些內在的想法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若一個人頭腦中的想法大多是消極的,他的人生觀很可能也是悲觀的。若他的想法大多是積極的,他很可能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經常實踐正向思維和積極思考,自然具備更好的抗逆力。
要點三:對香港和國家都有好處。國家領導人曾說「青年興,則香港興」,特首在其施政報告裏也引用過這句話。年輕人是社會明日的棟樑,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日後的香港能否再創輝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年輕一代的質素。質素包括體魄和心理素質,有不少研究已經建立起正向思維和身體健康的關係。具備正向思維的人擁有更好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不但提升抗病能力、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死亡風險,也能享有更低的抑鬱症發病率,心理狀況更好。「青年正向思維活動資助計劃」和「青年歷奇訓練活動資助計劃」,就是要為香港和國家培養這種優秀的新一代青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