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中美關係有望回暖

今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說,中美兩國關係快將回暖。他也不是空口講白話,話音剛落,白宮便接連3個月派出要員訪華,5月是中情局局長伯恩斯,6月是國務卿布林肯,本月便是財政部長耶倫。
美國官員猶如走馬燈般不停來華,若說他們全是虛應故事、全無誠意,按理也說不過去,看來白宮是有點誠意想改善對華關係。很多人認為美國處心積慮與華對抗,這種形勢不可逆轉,筆者對此說向來存疑。我反倒認為,美國本來無意全面抗華,中美關係弄到今日的地步,是由很多偶然因素促成,並非歷史的必然性。
第一個偶然因素,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台。此君在執政初期,也不是全心要與北京為敵,只不過希望象徵式減一點對華的貿易赤字,以此向選民表功而已。豈料中國毫不賣帳,着着以牙還牙,就連象徵式的面子也不給特朗普,讓他下不了台,才使兩國的貿易戰愈打愈烈。第二個偶然因素,是爆發了新冠疫情。特朗普抗疫無方,美國因染疫而死的人位居世界第一,他為了轉移國民視線,乃誣指病毒是由中國武漢實驗室洩漏出來,更揚言要向華索償數萬億美元,至此中美關係才陷於低谷。
拜登上台初期曾想改善中美關係,更一度揚言考慮取消部分對華關稅。可是突然爆發出俄烏戰爭,這便是第三個偶然因素。美西方國家擔心中國暗地裏支持俄羅斯,更擔心北京會借勢收復台灣,故對華的打壓乃變本加厲。但正所謂「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如今俄烏戰爭爆發已超過一年,事實證明,中國是和平使者,從沒有支持侵略行為。隨着美國對華的誤解逐步釐清,兩國關係確是有望回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