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破17宗冒牌電子產品案 檢貨值680萬

檢獲的大批冒牌個人電子產品。(吳鎮興攝) 檢獲的大批冒牌個人電子產品。(吳鎮興攝)
檢獲的大批冒牌個人電子產品。(吳鎮興攝)
【本報訊】香港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於今年6月13日至7月3日,一連三周採取打擊供應本地及跨境轉運冒牌電子產品行動,共偵破17宗案件,檢獲逾2.6萬件懷疑冒牌個人電子產品,市值約680萬元,並且拘捕4名男子。海關表示,一直關注最新跨境轉運冒牌貨活動趨勢,透過連串數據及情報分析,留意到不法分子轉運冒牌電子產品方式轉變且有上升趨勢,因此展開今次針對本地銷售及跨境轉運冒牌電子產品行動。
共拘4男包括大學生
行動中,海關在15間速遞中心及物流公司偵破15宗案件,其中14宗會轉運到海外其他地方,目的地包括美洲、中東、東南亞及非洲地區,另外一宗涉及本地派遞。同時,海關在文錦渡及深圳灣口岸亦偵破兩宗貨車轉運冒牌電子產品案件,拘捕兩名分別52歲及60歲男司機,當中文錦渡的案件亦涉及本地派遞。在6月13日上午,關員在文錦渡口岸一輛入境貨車上,檢獲1,700件冒牌手機及手機配件,估計市值約70萬元,經跟進調查後,發現該批冒牌貨被運送到觀塘一工廠大廈。
關員隨即於6月14日展開監控派遞行動,搗破一間懷疑進口及銷售冒牌手機及手機配件貿易公司,在其倉庫內再檢獲4,800件冒牌貨,市值約110萬元,拘捕一名39歲公司負責人。關員跟進調查後,於6月26日於觀塘一工廈單位內,搗破一個儲存冒牌貨的倉庫,起出400件懷疑冒牌手機及手機配件,市值約6.4萬元。
另外,關員在6月初於柴灣一速遞中心內,檢獲一批載有1,100件懷疑冒牌無線耳機的包裹,市值約77萬元。經深入調查後,關員於6月16日在柴灣一工廈內進行監控行動,並拘捕一名25歲寄貨男子。據了解,他是本地一間大學的學生,聲稱於網上受朋友委託處理該批冒牌無線耳機,把其運到速遞公司並轉運到其他國家。今次行動中,海關共拘捕4名男子,他們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其後獲准保釋候查。至於檢獲的冒牌貨質量參差不齊,售價是正牌貨品的三至五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