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國際人民幣

依據西方經濟學的教科書,美國外貿逆差、通貨膨脹、外債重,美元應貶值,可美元卻升值。中國外貿順差、外匯儲備龐大、通貨膨脹低,人民幣應該升值,但現時卻是貶值。在國際市場上,似乎是美元強人民幣續貶,這是甚麼經濟學理論?
人民幣匯率不完全放開,政府可干預,但干預可以是為升值,亦可以是為貶值。現時似中國政府沒有積極干預,人民幣匯率跟從香港離岸市場的炒賣,不停下貶。本來,離岸市場規模小,中國控制了人民幣的供應,可以很容易打擊市場上造空的投機,以往也曾成功把人民幣的拋空投機打敗,使匯率回升。可是,人民幣現在的大貶,卻似是政府依從出口商的利益,要人民幣大貶來支持出口。
有說人民幣國際化,多國與華貿易採本幣結算,人民幣通過貿易流出海外數量日增。但如俄羅斯、阿根廷等需求美元,要把持有的人民幣換取美元,形成拋空人民幣的力量。這個數額缺乏統計,但中國外貿總體順差,淨流出的人民幣還是有限,相對於香港上萬億元人民幣的境外流通,這個因素對匯率衝擊不可能太大。當然,匯率市場會有羊群效應,特別是離岸流通的人民幣多屬中小戶持有,市場轉變,它們會急快套匯避險,加重了離岸市場裏拋空的投機。但正因離岸市場規模有限,人民幣供應在中國政府控制之下,政府不動,投機可以瘋狂,政府一干預,拋空必虧。亦有說,美元強勢,所有貨幣無不披靡,人民幣不可能獨自抗拒。不過,人民幣並不完全自由匯兌,美元強勢的衝擊受阻於外匯管制。
若要使人民幣不再貶,離岸市場政府操作是關鍵。對在外流通的人民幣,中國亦可用外匯儲備的美元收購,減少其在外的流量,相等於美國收緊美元供應的作用。把存在美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套現,用於收購境外人民幣,對中國來說,減美元資產是減政治風險,也減未來美元由升轉貶的經濟風險,政治上也屬對美國的反制。對中國外貿有盈餘而又用本幣結算的國家,中國此舉是幫它們減低強美元的衝擊。中國投入的美元外匯儲備不足以動搖國際美元市場,卻可以對美元漲勢有所抑制,對多數國家都有好處。
人民幣走國際化道路,匯率管理的思維、視野、做法也應國際化,不能再囿於中國內部的利益和短期考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