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藥到病除:大自然裏尋找藥物的過程
當醫學研究還沒那麼發達的時候,古代人已經從大自然發現到不同植物帶來的藥效,藥物主要是炮製過的植物而成的成品。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亞士匹靈。亞士匹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埃及人記載了柳樹有消炎止痛作用,可治療普通痛症。
經過多年研究和臨床實驗,在1828年,一位慕尼黑大學的藥劑學學系教授成功從柳樹提煉出一種黃色水晶狀的物質,名為水楊苷(salicin)。約30年後科學家研究出水楊酸(salicylic acid) 的化學結構,然後透過不同的實驗,最終成功在1899年推出了乙醯水楊酸,也就是我們遇到的亞士匹靈。其他從植物提煉出來的藥物有一些抗癌藥物,例如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花鹼 (Vinblastine)和紫杉醇(Paclitaxel)。除了從植物提煉出含藥效成分外,隨着科技進步,現代的藥物主要是透過實驗製造而成。藥物研發的流程包括標靶確認,化合物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及批准上市等步驟。
標靶確認是指一般研究人員先從了解疾病入手,尋找例如一些具特定生理功能的蛋白質,或一些編碼功能明確的DNA。化合物篩選過程是從大量的化合物庫中篩選出具較高可能性能阻止致病機制的靶點成為目標。
然後研究人員繼續做更多的實驗去研究藥物的屬性,例如藥物是如何被吸收、在體內分布、代謝、最後被排出體外,以及藥物的安全性、功效和品質,再經過嚴謹的審核才會被推出市場。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