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樓市沉淪不見底 港官不知業主苦

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特區至深,現屆政府擺出有為姿態,可惜說多做少,而且走不出不做不錯、小做小錯的桎梏。財爺陳茂波早前表示,有意再放寬首置人士按揭成數,惟又拒絕調整樓按壓力測試要求。對於協助「邊緣」市民上車,有關政策顯然自相矛盾。
目前樓按貸款人需通過假設按揭利率加2%,以及供款佔入息比的要求。陳茂波解釋,現時加息環境未完結,即使結束後息率仍在高位維持較長時間,供樓涉及20、30年,息口波動在所難免,壓力測試的要求不宜調整,而供款能力亦涉及個人經濟能力變化,有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的考慮。講來講去,就是反映出港官一本通書讀到老、不做不錯的施政心態。
所謂坐昧先機之兆,必貽後至之誅,港官一味望天打卦,隨時牽連極廣。統計顯示,本港樓市只升不跌的神話告終。去年樓價大跌15.6%,不僅終止連升13年的升勢,更創下24年來最大跌幅,拖累負資產個案飆升22倍至18年來新高。儘管今年首季樓價回升7%,但住宅成交量於3月起開始下滑,甫踏入第二季已無以為繼,按季跌約0.63%。更不堪的是,今年首5個月全港117個大型屋苑中,持貨5年或以下轉售蝕讓比例高達六成半,較去年下半年急增逾一成,業主身家大縮水,苦不堪言。
港府一方面擬再放寬首置人士按揭成數,意欲協助那些「掹掹緊」的邊緣市民上車,但同時不願放寬樓壓測試,好聽一點是穩健做法,直接講即是不做不錯,到頭來那些「邊緣」年輕人還是無法置業。再說,樓市欲振乏力,大行紛紛預測今年樓價繼續下調,港府依然不肯「撤辣」,無異於作繭自縛,完全不合時宜。
必須指出,港府由2010年開始推出樓市辣招,綜觀過去十餘年,市民對住屋需求屬剛性,本港面對土地供應不足、利率長期偏低等因素影響,樓價仍然節節上升。然而去年樓價開始下跌,而且跌勢不止,並非辣招收效,而是環球市況令市民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一來移民潮未止,二來美國加息周期未完,內外皆沒有利好因素,辣招只會進一步打擊市況。近期賣地成績欠理想甚至流標,正是整個社會不看好前景的反映,港府還不撤辣為樓市注入生氣,一旦進一步尋底,勢必動搖整個社會的穩定性。
更令人失望的是,港府言必稱協助基層上樓是重中之重,但對於收回粉嶺高球場興建公營房屋,最近卻有意打退堂鼓。規劃署忽然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將高球場擬建公屋用地暫時修訂為「未決定用途」地帶,表面上是為了符合環評報告的權宜之計,實際上卻會影響建屋數量和時間表。與此同時,權貴不斷向港府施壓,高球場起樓大計隨時胎死腹中。
回歸26年,房屋問題依然無法可解。無殼蝸牛望樓興嘆,有樓階級不是淪為負資產就是蝕讓離場,港官卻一味好官我自為之,完全不知民間疾苦,寧不悲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