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高球場再爭議 政府立木為信

政府將於9月收回佔地172公頃粉嶺高球場的約六分之一,即32公頃的舊場,當中約9公頃將興建公營房屋,餘下部分用作保育用途開放予公眾人士。方案本來由政府拍板已經有3年之久,但最近又因環評報告在城規會再掀波瀾,甚至出現虛假文件。從「同理心」的角度,不難理解球會會員的心情和反對理由,但最近反對陣營的一些言論和輿論操作,同時為免社會有種錯覺支持的聲音比較弱,筆者只好再次撰文,支持政府的方案!
筆者最近收到一段短片,由某位香港奧運高球代表解說粉嶺高球場的故事,拍攝水平很高,風格十分唯美,差不多所有流量密碼的元素如少女、小孩、自然風景、小動物、運動、理想熱血,看起來也挺正能量的。筆者斷言,這種心戰水平高於政府絕大多數的宣傳片。但短片最後小女孩向這位奧運選手一句:「點解咁靚地方要拆咗佢呀?」短片將政府只收回一小部分而且盡量做好保育的方案,扭曲為「拆咗佢」,不但以偏概全,這種文宣手法的味道,不禁令人覺得與4年前的反政府文宣有點異曲同工之妙!更有趣的是,花錢花精神拍的文宣片,竟然沒有團體標示,所以是選手個人出資的?是香港奧委會?是高球場?還是其他資金方?
另外,一些前高官及某些對政府影響力極大的人士言論,他們當中有些持有高球會會籍又不避嫌,理據十分牽強,難道他們都當香港市民沒有常識的嗎?例如某前高官說,收回方案會非常影響國際賽事的進行,更可能從而影響外國公司來港意欲,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收地發展 迎難而上
事實上,每年舉辦高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的名人賽場地:美國的奧古斯塔高球會,也只有一個18洞的標準球場和9個3桿洞的球場;而2025和26年舉辦的美國公開賽場地,也只有一個18個洞的場地。這些舉辦大滿貫場地的規模,都比收回部分土地後仍有兩個18個洞的標準場和一些訓練場的粉嶺高球場還要小;再者香港在西貢滘西洲還有3個18洞標準場的高球場!所謂「影響國際賽事」的說法,不攻自破;再說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實屬危言聳聽。
也有一位持有會籍而對政府極具影響力的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該項目在製造社會分歧,將高球愛好者放在社會的對立面,所以應該叫停項目。這完全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如果高球場的持份者,能大大方方地將部分土地交回政府興建公屋,讓基層人士可以上樓,這不是解決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好機會嗎?
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新時代,可是20萬人仍住在不適切住房,多管齊下覓地建屋已是社會共識。在收地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阻力,但政府都應迎難而上,這次收回部分高球場的項目,必須立木為信,否則日後難以服眾,收地的阻力只會更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