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激濁揚清:利益當前 誰願脫鈎

歐盟成員國領袖在比利時召開峰會,會後公布歐盟官方政策立場,表明無意與中國脫鈎,但會以「去風險」保護歐洲的經濟利益。不管歐盟還是老美,面對中國崛起,無法及時調適洋人自大心態,遂搬出「脫鈎、去風險」聊以自慰,狀甚滑稽。
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表示,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於過去10年幾乎增加3倍至約4,000億歐元,歐盟會採取新壁壘,應對技術外洩和減低對電動車原料等的依賴。事實上,歐盟與中國的日均貿易額高達約24億歐元,經貿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難言輕易甩掉對方。惟煞有介事把合作單位看成是要盜竊自家新技術的商業間諜,則明顯是未審先判。
歐盟有這等不成熟的表態並不奇怪,尤其當美國提出「脫鈎」說法後,歐盟領導層搜索枯腸終於拋出了「去風險」之說,既向好管閒事、喜歡長臂管轄、呼朋喚友大搞反華把戲的「世界惡爺」作交代,同時亦要表達出歐洲欲擺脫老美,彰顯自己的戰略自主。此所以,即使坊間指「脫鈎與去風險」好比「風箏與紙鳶」,歐洲仍堅稱重點是「減少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好給自己在對華關係上留有下台階。畢竟,「過度」兩字充滿解釋空間,可按中美實力變化、老美在七國集團發不發狂,再見機行事。
當美國對中國也只能口裏說不,美債卻急着要人買;歐盟欲透過與中國「外交去風險」,試圖迫使北京在俄羅斯問題、氣候暖化等議題上按洋人意思行事,甚至連台灣問題也想加把嘴?自我哄騙還可以,若然觸碰了紅線,中歐一旦鬧翻,中國的內循環及人民慣吃苦的精神,尚可多撐一會,比起過慣享樂主義的歐洲,在較勁時會略多一點底氣。這就是何以歐盟官方論調會較非官方溫和的原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