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美國遏華等於自殺

美國圍堵中國已成其政策主軸,不可能改變,可惜在拉攏歐洲盟友方面愈來愈力不從心。歐盟領袖峰會剛在比利時結束,有外媒引述消息指,是次峰會確定歐盟將有不同於美國的對華政策,希望緩和跟中國的關係,加強經貿合作。
可以看到,中國總理李強最近接連走訪德法兩國,跟兩國領導人言談甚歡,亦商談了不少合作協議。至於日前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李強致詞時更強調經濟全球化已使得中國與世界融為一體,中國對其他國家來說並非風險而是機遇,暗批美國帶頭搞出來的「去風險論」。
從德法先後接下大量空中巴士訂單,美國波音則「食白果」;到美歐大量巨企老闆紛紛組團訪華尋求商機,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以及微軟創辦人蓋茨均獲得中國極高規格接待,均反映全球經濟不僅不可能和中國脫鈎,反而要繼續加深合作、增加投資,證明華府所謂「去風險化」根本沒有市場。由商及政,愈來愈多歐洲大國反思,緊隨美國盲目反華,究竟得到甚麼好處。
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沒有美國那樣的稱霸野心,他們只想安穩生活過好日子,中國提出的「共同富裕、互惠共贏」對他們愈來愈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匈牙利外長便揚言,任何與中國脫鈎甚至去風險化的行動對歐洲而言都是自殺行為;至於德法兩大歐洲領頭羊,只要它們繼續保持跟中國友好,亦必可令其他歐洲國家轉軚。
反觀美國,眼界和思維愈趨狹隘。美國正計劃進一步限制出口人工智能晶片至中國,商務部或最快於下月初禁止Nvidia等美國晶片製造商向中國運送晶片。Nvidia表明,此舉將導致美國產業永久失去機會。美國遏華勢必自食苦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