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韓戰模式

烏克蘭戰爭在瓦格納未成的兵變後,似乎誰也不知會怎樣演變。
普京與美國都估計不到瓦格納的事變,因而此中真正的因由和可能的轉變也難以預料。在俄羅斯,兵變雖未成功,卻反映體制問題,怎樣追究責任,填補漏洞,便是普京當前急務。俄國必然在組織與人事方面有所變動,但牽一髮動全身,普京是徹底整頓抑或為免影響戰爭安排,有所顧忌呢?這裏存在着一大變數。
美國缺乏情報,沒法利用時機,因此要檢討它在俄的情報工作,亦要應對普京採取的變動。要把形勢和發展趨勢弄清楚,不可能一時三刻便可以。今次出乎美國及北約預期以外,它們對俄羅斯事態變化掌握的信心便大打折扣,反應的對策不易倉卒決定。
俄羅斯要調整,美國亦要觀望作調整,即使戰事繼續,不可能有大動作。烏克蘭的反攻,相信會停下來,等待美國重新部署。這一短暫的休止,一是可能會為新的大動作做準備,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需幾個星期;二是這個戰爭中的空檔,正好讓雙方陣營中尋求停戰談判的勢力大舉活動。在美國,歐盟中的德法兩國可能便加強活動,爭取歐盟內的支持。借俄羅斯變動顯示出來的弱勢,要求和談,脅迫美國、北約與烏克蘭政權。另一邊廂,中國、土耳其乃至非洲國家亦可趁機游說普京,尋找先停戰再和談的機會。
在烏克蘭戰場上,美國北約要動員北約軍隊喬裝參戰,卻無進展,反映出除非公開參戰,奪取制空權,否則的話,美國北約沒法打敗俄軍,連俄佔地亦恢復無望。看來戰事只朝韓戰模式演變。俄羅斯在戰場上是守勢,面對北約提供的導彈、火炮、無人機和電子戰的優勢,俄軍也難以反攻,只能靠核阻嚇來防止被美國北約的空軍優勢壓倒。
瓦格納早前的後撤,表明俄軍沒有擴大佔領區的決心和能力。戰略是以守來逼和談。現時瓦格納事變,表露俄軍內部的問題,更不可能在戰場上有進取行動。堅守佔領區,用鬥耗來逼美國和談,便是唯一的選項。除此之外,便是整頓與建設後方,包括打大外交活動。但瓦格納事變會大大打擊俄羅斯在非洲的發展,也使其他國家對俄的信心受損。或許當前的空檔,會讓美俄雙方重新評估形勢,讓第三方可以進行斡旋。由烏克蘭的大反攻轉入韓戰模式,將會是最佳結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