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劃一收$50 非專營巴每月成本增20萬

【本報訊】備受爭議的「三隧分流」方案,最快8月至今年底分兩個階段實施。當中,次階段商用車每次劃一收費50元,未能如私家車般享有「不同時段、不同收費」。非專營巴士業界慨嘆只能默默承受,料每月成本最多增20萬元。學童車業界就指紅隧大幅加價4倍後,料每名學童需承擔300元車費。
公共巴士同業聯會副主席鄧子強慨嘆:「縱有不滿,默默承受」,劃一收費方案不合理,因業界車輛大多使用紅隧過海,在變相加價4倍後,預期各公司增加的開支每月由兩萬至20萬元不等;亦憂慮原本可以用錢買時間的西隧加價後優勢不再,變回塞車的隧道,反令客人流失,雙重打擊下料公司每月損失逾5萬元。既然私家車能在第二階段按不同時段收費,他要求能夠適用於商用車,「非繁忙時段紅隧變番10蚊,一視同仁先至合理。」
至於學童車協會主席林志平坦言,接載學童過海的學童車公司只能「硬食」加價,紅隧加價4倍後,每輛車每日要多付160元隧道費,每月增加的額外隧道費約3,000元,料每名學童每月需多付300元車費。
料學童車月費多300
他直言,難以將成本直接轉嫁學生,預料初期只能由各公司以開源節流等方式應對,而加價也會令學生流失,以及引起骨牌效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