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子宮內膜癌新療法 延長五成存活期

潘智文(左)指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對基層負擔重,右為方嘉儀。(鍾樂霖攝) 潘智文(左)指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對基層負擔重,右為方嘉儀。(鍾樂霖攝)
潘智文(左)指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對基層負擔重,右為方嘉儀。(鍾樂霖攝)
每月費用五位數 團體盼納藥物名冊
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子宮內膜癌新增1,186宗,按年上升約3.4%。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過往患晚期子宮內膜癌的病人接受化療成效較差,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則有助延長存活期,惟該治療每月費用達5位數字。另外,有關治療也未納入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有慈善基金促請當局加快將相關治療納入藥物名冊,亦可將其加入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範圍,減少病人負擔。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稱,子宮內膜癌的成因是排卵期不規律或沒有排卵,令內膜細胞長期受女性荷爾蒙刺激,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細胞,細胞有可能轉變為癌症。確診時子宮內膜癌約九成個案為早期癌症,約一成有遠端轉移;當中遠端轉移的晚期個案,5年存治率只有約17%。但她憂慮,傳統治療選擇限於化療,成效又未如理想,而且化療副作用較多,患者一般對化療甚為抗拒。
腫瘤縮小 病患保持日常生活
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引用研究稱,使用新型治療的患者整體存活期比化療有效延長約五成;無惡化存活期亦能延長逾七成。潘智文亦引述第3期研究,顯示參與研究的346位患者,使用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後,治療反應率超過三成,當中半成緩解,疾病控制率約為七成。
74歲的陳女士於2018年確診子宮內膜癌,同年做手術。但她的癌症在2020年復發,癌細胞轉移至陰道及肺部。在2020年至去年於加拿大接受化療,但因病情惡化且化療毒性顯著,故來港求醫。當時她的症狀包括陰道流血、咳嗽及氣促。
去年中開始使用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3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她的治療耐受性好,除了輕度肝功能紊亂和腹瀉外,陰道停止流血,亦能夠進行所有日常生活的活動並維持生活質素。4個月後的「正電子評估」顯示,她的所有腫瘤部位均縮小。
潘智文補充,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每月所需費用達5位數字,對基層負擔重。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促請港府和醫管局盡快將相關治療納入藥物名冊,亦可加入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範圍,減輕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面對的經濟壓力。
子宮內膜癌成因是排卵期不規律。子宮內膜癌成因是排卵期不規律。
子宮內膜癌成因是排卵期不規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