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斷崖式降級與階梯式降職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秦宜智,近日調任國家民委專職委員。儘管個人待遇依舊保持了正部級,但就職務規格與權力位置而言,無疑是又一次降職。2017年,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因為共青團「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被降調質檢總局副局長,且在領導班子裏排名最末。如今,時隔6年,兩次調職。國家民委委員本身是個中管正局級職務。秦宜智以正部級身份,擔任正局級崗位,無疑是又一次敲打警示。
在10年來的反腐風暴中,除了司法判刑、開除黨籍及公職等「重拳」,對違紀程度較輕的官員,還有降級、降職等處分。降級屬於紀律處分範圍,即個人級別的降低。譬如,去年末,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連降6級,從正部級降為正科級。2014年,原江西省委常委兼秘書長趙智勇連降7級,從副部級降為普通科員。這種方式,被稱為「斷崖式降級」。
而降職的官員,一般保留個人的原有級別,繼續享有相應的生活待遇,但其職務降低,投閒置散。而且,降級往往是一次性直線下降,降職則可能多次階梯式進行。秦宜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6年來,個人級別雖然一直保持正部,但職務從正部降職副部,再降為正局。
這種「階梯式降職」例子不少。原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曾是全國最年輕的部級官員。2016年異地調任江蘇省委常委,改兼統戰部長,權力含金量下降;2021年換屆,直接退出省委常委班子,退居省政協副主席二線。原天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尹德明,先是調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再降調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由於紅十字會是副部級的單位,尹擔任副會長實際已降為正局級崗位。一貶再貶,其崗位重要性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利劍高懸 震懾長在
北京近年出台《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打破了以往論資排輩、依序敍遷、只能上不能下等不成文慣例,為權力洗牌提供了法規依據。新貴飛速超擢,舊僚連續降職,都日益成為常態,官員選拔、處置的彈性空間更大。
而且,無論是「斷崖式降級」,還是「階梯式降職」,都並非平安着陸的終點,仍有可能被繼續深究。原雲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曹建方,2015年被斷崖式降級,從副省級連降4級至副處級,2019年因為查出新的問題被移送司法。原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先是2017年貶謫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2018年再降調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階梯式降職後仍未能逃脫牢獄之災,2019年移送司法被判監15年。
所以,涉事官員一旦被打上標籤,投入另冊,聽憑擺布,但也只能唾面自乾,強顏歡笑,可謂「外容閒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何況,有曹建方、陳剛等人例子在先,頭上利劍始終高懸,震懾長在,惟有戰戰兢兢,自求多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