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台蛙自大

「質量」和「品質」有何區別?一般人也許不甚了了,但台灣有些人分得很清楚。按照他們的說法,「質量」是大陸用語,「品質」才是台灣用語,所以前者不能使用,否則就有被大陸「統戰」之嫌。
事緣台灣防務部門日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形容台軍「持續提升訓練質量」。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竟引起不少爭議,綠營人士紛紛質疑「質量」一詞不妥,在台軍的語意下應使用「品質」。有人更上綱上線扯到大陸對台進行各種統戰,而台防務部門竟不自覺使用大陸用語,就像「溫水煮青蛙」。早前有台灣初中課本以「土豆」稱呼「馬鈴薯」,受到綠營政客口誅筆伐,認為「土豆」是大陸用詞,現在連「質量」一詞也不能用,你說他們是不是有病?
大陸網民經常嘲諷部分台灣人是井底之蛙,確實不冤枉。有位台灣學者也把台灣形容為一個池塘,裏面住着許多青蛙,叫起來特別大聲。雖然池塘裏面還住着其他活物,但習慣了冷眼旁觀,自求多福,所以很快這些青蛙就佔據了池塘的話語權,每天鼓着肚子叫得特別神勇。久而久之,青蛙們慢慢覺得自己天下無敵,大家都要跟着一起叫,誰不叫就是不愛台,就會被霸凌。
沒錯,正是因為台蛙們一直困在池塘裏,才會養成無知與自大。「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大陸高鐵沒有靠背」等等,種種奇談怪論無不令人噴飯。連柯文哲也揚言要打造台灣網軍,癱瘓大陸高鐵,問你服未?人們只是想不通,既然台蛙們如此仇視大陸,千方百計「去中國化」,何不索性放棄使用中文,改用英文?這樣既可以更加靠近美爹,又可以避免「質量」與「品質」、「土豆」與「馬鈴薯」的爭議,何樂而不為?
怕只怕,即使台灣不用中文改用英文,甚至人人整容整得跟西方人一樣,連皮膚也漂白,還是改變不了中國人的基因。早前台灣新北三重先嗇宮與大陸甘肅天水同步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正是兩岸同種同祖同文同俗的體現,結果照樣引起綠營政客非議,照樣被扯到統戰。其實大家都知道,台灣民間信仰的神靈幾乎全部來自大陸,如果共祭伏羲也不行,媽祖、關公、保生大帝、玄天上帝、文昌帝君能不能拜?綠營「去中國化」,連神靈也容不下,不是走火入魔又是甚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