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大轉變

二次大戰以來,美國是世界意識形態發展的最大推手,不僅依仗它的大眾生產方式、大眾消費模式,把歐美及其他帝國優美的文化生活、休閒生活斷了根,改由低俗糜爛的美式生活替代、物質與欲望主宰一切。
且在美國資本與政治逐步統一西方社會,接收歐洲在世界一二百年形成的政治與文化統治後,美國開始重塑西方文明的內容,借助科技,進入大眾傳播的時代,企業化媒體改變人們的認知和理解,改變歷史文化傳統,重定是非標準,借科學與民主之名,實際上是從資本和美國的利益出發,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與大眾消費模式或消費主義結合起來。
美式生活文明氾濫全球。冷戰結束,蘇聯瓦解,再無對立的意識形態與之抗衡。就連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向美式消費生活靠攏。這應該是全球走上美式資本主義的基礎條件。
大眾消費模式依靠大眾生產方式帶來的經濟繁榮。但是當美國大眾生產方式借政治軍事之力在二次大戰後打敗其他國家後,一方面生產過剩,其他國家人民沒有足夠的財富像美國人民那樣過美式生活,沒有足夠的消費需求來實現大眾生產方式的利潤。生產過剩反過來導致危機。另方面,生產過剩,外國發展趕不上,美國資本沒法從生產與貿易中賺取更大的利潤,便轉移到金融和房地產的投機活動,卻又加重危機。
與此同時,無論是工業與金融,美國都要從外國奪取利潤。利潤極大化之下,掠奪的手段愈是粗暴,外國難以發展,形成另外的危機。當危機出現,大眾消費方式與消費主義便不可能變成全民享有,它的沒落也隨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福利主義衰落。美式物質文明便變成兩極分化,愈來愈多的民眾步入貧窮。國際也同樣兩極分化,消費主義不能普及,反而促成社會的反對政治勢力,國際上的政治反動。政治宗教種族的極端主義隨之興起。納粹主義和各種極端主義在21世紀廣泛蔓延。
美國的厲害之處,在於把對它的政治反動,收編之後培育成它的軍事政治工具。從伊斯蘭教的恐怖主義組織到歐洲的新納粹主義,宗教種族政治的極端主義成為美國推翻他國政權,推行美國利益的手段。目的不是推行美式生活文明來擴大美國企業利潤,而是用極端主義壓抑反對,保衞美國繼續掠奪他國利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