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跨境安老 政府:醫療券過河有進展

李世榮(右二)希望港府加快與內地商討跨境安老的配套措施。(陳德賢攝) 李世榮(右二)希望港府加快與內地商討跨境安老的配套措施。(陳德賢攝)
李世榮(右二)希望港府加快與內地商討跨境安老的配套措施。(陳德賢攝)
【本報訊】第11次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昨日舉行,當局在會上指目前醫療券過河計劃「有進展」,政府也正積極設立標準、了解長者使用模式,很快會提出申請方法,目標是配合安老,優先考慮有更多香港長者居住的內地城市。另外,亦有議員希望在輸入外勞中推出短缺工種就業計劃,以補足缺口。
在跨境安老方面,議員李世榮希望政府可加快與內地商討,提供更多配套措施,如保險、醫療券過河,政府回應指相關醫療券過河「有進展」。當局指政府正積極設立標準、了解長者使用模式,很快會提出申請方法,目標是配合安老,優先考慮有更多香港長者居住的內地城市。在器官捐贈方面,當局指有更多細節要考慮,如航班安排、通關的法律考慮等,要做到流程暢順,才可確保移植器官的質素。
議員:配對內地醫院作分流
針對本港醫療人手不足,議員陳勇指在公共醫療「開源」、「分流」方面,希望可招攬更多內地醫護人員,同時,他建議由於有很多香港人長期在內地,若能將他們配對內地的醫院,如香港認證的三甲醫院,提供跨境醫療保險等可以起到分流作用。另一議員李梓敬提出輸入內地護士和推動更多內地醫療機構接受本港醫療券,以解決內地港人牙科需要。他引述政府官員指內地護士由於不具香港執業資格,現時以交流方式來港,因此會考慮修例。
議員顏汶羽則提及勞資雙方均關心近日輸入外勞政策,他望政府可以「2+2」方式與外勞續約,以減省中間程序,同時在輸入外勞中推出短缺工種就業計劃,即以每個月3,000港元,不多於6個月推行,以吸引更多勞動力投身短缺工種,補足缺口。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勞資雙方均有討論輸入勞工,他指大家均朝着香港整體發展、勞工權益出發,也有討論如何「把好關」、做好招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