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教育國際化路線虛無 倡擴招非本地生比例

劉智鵬(右二)指本港教育國際化的路線圖只是「有講法、冇實際」。(曾卓琳攝) 劉智鵬(右二)指本港教育國際化的路線圖只是「有講法、冇實際」。(曾卓琳攝)
劉智鵬(右二)指本港教育國際化的路線圖只是「有講法、冇實際」。(曾卓琳攝)
【本報訊】為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政府早於2004年提出相關概念,至今20年亦「只聞樓梯響」,缺乏藍圖和路線圖。教聯會昨提出7項建議,包括精準宣傳定點招生、擴大招收非本地生的百分比、為海外生提供完善生涯規劃以搶留人才等。
需引進重點優質學生
在吸引國際生到港就學方面,議員鄧飛表示,香港起步已經相較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英國等地慢,而現時8大院校可招收20%海外生,但院校沒有用盡比例。而教聯會會長劉智鵬則表示,本港教育國際化的清晰路線圖一直是「有講法、冇實際」,事實上香港國際生源有相當部分來自內地,因此香港是和北美、英及澳紐競爭這些生源,而香港院校在招手內地生時「卡住」要求超越高考一本線,但是他認為此部分學生也較招收DSE的中位線高。
針對是否應從中小學開始吸引國際生,劉智鵬指高校和基礎教育的學生入境手續不同,加上香港只有百多間英文中學,缺乏大面積收國際生的資源;針對入境政策,他指嶺南大學正和深圳的大學商討互認學分,學生可以互相選擇修讀對方學校的一至兩個學科,而此類政策也需要和入境處協調。
在宣傳工作方面,鄧飛指政府需要「引進重點優質學生」,也可在各地經貿辦假設教育局職員,做精準及定點宣傳,同時政府可檢討入境規例對留學生實習的制度,再擴展公私營實習渠道,為海外生提供實習機會,當局也應同步做好配套政策,與院校、企業和市場合作,從中為留學生安排更多實習機會。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歡迎政府可做跨部門協調,才可更好推動計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