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鬧劇為時短暫 僱傭兵變雜談

上周六對於關注俄烏戰事的人來說,顯然是難忘的一天。在烏克蘭大反攻受挫之際,僱傭兵集團瓦格納忽然發動「正義遊行」,不但佔領俄南部軍區總部羅斯托夫,還揮師北上,逼近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反應迅速,不顧瓦格納領袖普里高津與防長紹伊古誰是誰非,便定性瓦格納兵變、普里高津叛國,並下令逮捕。惟當兵臨城下,外界以為衝突將爆發之時,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又宣布普里高津接受調解,其叛國罪獲撤銷,瓦格納亦返回陣地。
拍照打卡 更像遊行
整個過程來得急去得快,不足36小時,猶如鬧劇,甚至反俄人士還未來得及高興,已心碎滿地。畢竟在網上,反俄網民不遺餘力地製造謠言,一時說普京已逃離,一時說有俄軍一同叛變,彷彿莫斯科淪陷在即;更要命的是,反華網民照單全收,甚至嘲諷普京非真漢子。然而現實與謠言相距極遠,細心者不難發現,與其說是兵變,卻更像是一場遊行,畢竟沿途還有時間停下來接受市民款待,再拍照打卡留念,是否行動迅速,有待商榷。
網上另有一種比較好笑的說法,指瓦格納幾乎沒遭遇抵抗,甚至有市民夾道歡迎,在於俄國內反戰聲音大,人們厭倦了普京的統治。誠然,俄國內反戰聲音不小,厭倦普京統治的人亦不在少數,惟瓦格納以驍勇善戰著稱,其捨生忘死的風格,正是主戰派的理想,反戰派的噩夢;況且普里高津也不是為停戰而逼宮,如果真有反戰人士參與歡迎,筆者倒要為他們汗顏。瓦格納之所以受市民歡迎,是因為他們是「子弟兵」,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等同正規軍,且戰績彪炳,令敵軍聞風喪膽;若無今次兵變,俄軍最終又獲得勝利的話,瓦格納足以稱得上英雄部隊。
話說回來,瓦格納發動今次行動的原因,據稱是遭到俄軍導彈襲擊,傷亡2,000人所致,實則很可能是受俄國防部猜疑打壓,普里高津對紹伊古忍無可忍才發起,意圖迫使普京二選一。雖未到功高蓋主,惟普里高津的風頭早已蓋過紹伊古;畢竟俄軍表現難堪損兵折將,縱然總體形勢不錯,但靠的是以本傷人,與烏軍鬥耗才耗出來的;即便獲勝,也只是慘勝。相反,瓦格納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裝備不如俄軍,卻打出戰鬥民族的本色,加上瓦格納不受指揮,普里高津又與普京關係親密,紹伊古自然忌憚。
雖說瓦格納行動出人意表,但冷靜下來一想,就會明白爆發大規模內戰的可能性很低。再怎麼說,俄羅斯也是民選國家,普里高津想靠兵變來取代普京,人民不可能答應,其他軍區司令也不會坐視不管,西方國家亦不可能歡迎普里高津取代普京。況且,假如普里高津不顧一切進攻,普京便有了消滅他的理由;須知道,現時並非古代,又是國內,就算要把西伯利亞邊防軍調回莫斯科,在緊急狀態下,也不過一天的事;更別說圍剿僅2.5萬人且缺乏後勤的叛軍,顯然比入侵烏克蘭容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