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青年政策淪空想 港府畫餅誰賣帳

施政理當以民為本,把市民的福祉放在首位。然而,單純有此本心,顯然並未足夠。何謂市民福祉?這並非官員坐在辦公室便能知道,必須聆聽民意,聽取各界聲音;畢竟福祉定義很廣泛,每個世代的經歷與追求均截然不同,上世紀港人所追求的,現今的港人未必需要。倘若不知道市民所需,單純憑官員主觀想法與過時的經驗去臆猜,政策怎可能獲得大眾認同呢?
港府施政最大詬病在於不懂得因時制宜,政策非但不接地氣,甚至稱得上「離地萬丈」,所推行的新政,往往被市民批評為不切實際,尤以青年政策為甚。作為社會的棟樑支柱,青年興則香港興,相反,青年失去活力,香港將步向衰落,因此,制訂合適的青年政策,創造空間予青年自由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見及此,今屆政府去年底曾公布首份青年發展藍圖,分為「探索」、「希望」、「自強」、「建設」共4個篇章,聲稱要為青年提供有利環境,讓他們對未來抱有盼望、自強不息,能在社會盡展所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半年時間過去,昨日有團體公布調查結果,發現80%受訪基層青年對於藍圖內容十分不了解或頗不了解,63.1%受訪者坦言從沒看過措施內容,甚至逾半數人根本不知道政府曾公布此藍圖;這不禁讓人疑惑,當局花大力氣制訂藍圖,服務對象究竟是誰?現時科技發達,並非中古世紀,傳遞政令毋須八百里加急,資訊傳遞速度早已以分鐘甚或以秒計算;以派發消費券為例,這邊廂官員剛宣布,那邊廂已成為網上討論區的熱門話題;倘若藍圖符合青年所需,會有逾半數人不知情嗎?
更可悲的是,為數不少的青年即便知道有此藍圖,依然表現得不太熱衷且興趣不大,正好突出了藍圖不切實際。現世代青年視野廣闊,且經歷高壓教育下,早已變得務實,着眼於現實生活中所面對的困難;偏偏青年發展藍圖空談理想,華而不實,淪為青年人眼中的「官腔」,興趣從何而來?倒不如更名為「房屋」、「就業」、「教育」等篇章,似乎更引人入勝。
事實上,正因為本港的房屋與就業兩大方面陷入困境,青年人才被迫變得務實;尤其是基層青年。過去的小朋友總會夢想「住洋樓,養番狗」,如今幾多青少年剛滿18歲就申請輪候公屋,生怕沒屋可住。藍圖中強調要培養青年家國意識,首要的不正是讓青年能夠安居,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嗎?蝸居劏房、數年一搬,青年人的「家」在何處?且不說經濟委靡,就業前景堪虞等苦境。
眼見留港發展空間渺茫,幾多青年選擇向外闖蕩,甚至有基層青年寧願到外國當清潔工,也不願留在香港,這正是青年常見的「天大地大,何愁無處為家」的心態;官員們能懂嗎?青年是本港的將來,惟本港也要給予青年一個看得見的將來,青年才願留港打拚;港府不懂得現今青年的心態,只懂得咬文嚼字「畫大餅」,試問誰又願意賣帳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