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飛行安全重中重 尾轆事故須徹查

正當社會復常不久、市民熱衷外遊之際,香港竟發生近年最嚴重的航空事故。國泰一架從香港飛往洛杉磯的波音777客機,昨日零時58分準備全速起飛,詎料尾轆突然嚴重故障需緊急煞停,乘客尖叫逃命,機艙一片混亂,多達18人受傷,當中更有人骨折,令人震驚。
緊急煞停 受傷者眾
涉事航班編號CX880,為香港飛往美國洛杉磯的波音777-300ER客機,機齡約13年。事發後消防派出大批救護車到場救援,當時機上逃生門已經打開,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已到達地面。
現場所見,其中一組尾轆多個輪胎變形,更呈現洩氣凹陷狀態,11名乘客受傷送院。湊巧藝人李施嬅正在該航班上,她直擊出事一刻,直指當時飛機正準備高速起飛卻突然被機師緊急煞停,機上物品掉落,現場一片狼藉。她慶幸有驚無險,一旦飛了上天才出事,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國泰指出,起飛時機組人員偵測到技術故障,決定終止起飛,機組人員啟動預防措施疏散乘客,安排在10個逃生出口中的6個,經逃生滑梯離開飛機,而故障據悉同尾轆有關。民航處表明將調查是次事故,港府高官亦表示高度關注。
今次事件,能夠在最後一刻煞停,沒有造成人命損失,絕對是不幸中的大幸。須知道,此航班為長途機,飛機載滿油,負重集中在機尾,要是機尾遇險甚至起火,燒着油缸勢必一發不可收拾,整架客機爆炸也絕非稀奇。究竟今次尾轆因何故障、是甚麼故障、「爆胎」是事前還是事後出現,國泰一直語焉不詳,當局必須徹查,國泰亦必須公開交代。
事實上,客機在起飛前必須經過詳細的檢查程序,例如人員進行飛機外觀檢查,由發動機進氣口、起落架、皮管、油管、機翼、尾翼、油箱等等,從外到內,以至駕駛室儀表各種開關都要逐一檢視。事前亦有維修人員檢查妥當,機師進入駕駛艙後同樣需要檢視操縱舵面是否反應正常。今次事故,是日常檢查程序出現錯漏,還是機件老化突然故障,全部都要查得一清二楚。一架客機動輒牽涉數百人命,而奇災巨禍往往由極微小之處引發,豈能掉以輕心!
疫情停飛 人手不足
必須指出,一場世紀疫情,航空業陷於癱瘓,許多飛機停飛。涉事波音客機機齡不算太長,但會否同停飛太久導致日久失修有關,不能不令人擔心。皆因這意味同類事故有機會再次上演,而且不限於國泰或波音客機。
與此同時,國泰在疫情期間大幅削減人手以節省開支,除了機組人員成為開刀對象,維修人員也在裁減之列,以致復常後人手不足的情況非常凸顯。工總便指出,航空業各職位包括航空食品處理員、機艙清潔、飛機維修員及地勤均缺人,部分人員已經轉行,從業員人數較疫情前大減三成,嚴重窒礙行業復甦進度。怕只怕,人手不足不僅窒礙行業復甦,更影響飛機維修保養質素,一旦濫竽充數,那才是最要命的事。
當然,波音客機的安全性,近年同樣備受質疑,尤以737型號涉及多宗空難最令人側目。去年中國東方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執行由昆明飛往廣州航班時,於廣西梧州上空失聯,隨後確認飛機墜毀,機上共132人罹難。美國國會亦曾發表報告,批評波音公司急於生產飛機,忽視內部安全問題。儘管本港今次事故主角並非737客機,但波音客機的安全性早已敲響警鐘,若日常保養維修再被忽視,隨時引發災難性後果。
說來實在唏噓。這些年國泰是非不絕,其工會更因不滿薪酬及人手安排,原擬今年農曆新年期間發起集會抗議,後因國泰拒批場地而作罷,但其後依然發起按章工作。
這還不止,早前的國泰空姐拒向非英語乘客提供毛氈,事件同樣激起極大爭論。如今更涉及航空安全事故,堪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泰再不從內部積極整頓,檢討管理問題,提高服務質素,加強安全系數,恐怕在後疫情時期難於同人競爭。
不管怎麼說,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同本港航空業龍頭國泰的關係密不可分,兩者相輔相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何況飛行安全是重中之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明乎此,民航處必須加強監管,絕對不能心存僥倖,別以為過去無事便永遠不會出事,對待航空安全必須慎之又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