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鄉村足籃火爆 回歸體育本質

近日內地最熱搜的體育新聞,是「村BA」和「村超」熱爆全國,相關視頻和網站瀏覽次數超過10億次,熱度超過內地的籃球和足球頂級職業聯賽,成為「流量密碼」。最新消息是,村BA將會更進一步推廣至全國,舉辦全國性的鄉村籃球賽。這不禁令人慨嘆,近年國家在兩大球(即足球和籃球)發展不濟,男子國足更是令人失望,他們場上表現欠缺拚勁,更多次傳出打假球、黑哨、任人唯親的事件,與村BA和村超的火熱形成強烈對比,說明中國人並不欠缺對籃球足球的熱情,只要用對方法,高手在民間,低成本一樣可以有大場面。
村BA全名為美麗鄉村籃球聯賽,源自貴州省黔東南州台盤鄉;村超全名為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源自貴州榕江縣。特色都是村民自發,當地政府支持,沒有資本和商業的介入、沒有職業球星,球員都是農民或來自各行各業,獎品都是當地的土特產,全靠群眾的參與,免費入場。從比賽片段可見,現場座無虛席,比賽場地與觀眾零距離,村民熱情打氣,開場和休息時段,更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歌舞助興,展現了文化自信和群眾參與的完美結合。村BA和村超的人氣亦成功帶動了周邊的民宿、旅遊和餐飲發展,成為振興農村戰略的一路奇兵。
為延續村BA和村超的成功,各方都在研究如何保住這份原味不被污染。過去一段時間,運動的確是變了味,青少年參與運動為了拿獎有好看的履歷,學校只挑選少數有天分者為校爭光,教練為了開班賺錢,老闆贊助體育活動為了出名曝光,一些職業運動員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就更不在話下。當運動功利化,成為少數人的樂趣,欠缺群眾的參與,自然就沒有基礎發掘精英運動員,導致水平每況愈下。這次村BA和村超的成功,相信會帶起內地的基層體育熱潮。
普及發展 成功關鍵
村BA和村超對香港的體育發展有甚麼啟示呢?體育發展其實需要是一個健康的生態,必須由社區、由基層做起。以足球為例,其實自2011年起的鳳凰計劃,香港投放了不少資源在青訓上,亦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架構。但為甚麼我們香港的足球仍未能取得突破?筆者認為問題的癥結不在於青訓,而在於體育普及化。最近有調查香港人包括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比例有逐年下降趨勢。要普及化,除了場地問題外,亦要有群眾組織。體育要一群人參與才有趣味,才有動力,才有氣氛。在村BA和村超背後,都有當地的村委會和居委會組織協調。
筆者之前也提及過,「完善地區治理」不應止於民生,如果體育發展能從社區發展,結合地區體育會的協調安排指導,康文署能協調場地,各社區都組織球隊和體育小組,實行以球會友,享受運動樂趣,以體育作為市民參與社區的切入點,一方面為體育發展組織基層有生力量,另一方面這些參與者也會成為建設社區的新力量,可謂一箭雙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