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笑看天下:中美俄印 關係大變

世界風雲色變,但怎變也離不開一個「利」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展開了上任後首次出訪,前往德國和法國,正如多數學者指出,此訪問進一步喺國際上釋放出中歐之間重要嘅回暖信號。去年11月,德國總理紹爾茨訪華,成為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華嘅歐洲領導人;今年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到訪中國。今李強出訪德法,亦「禮尚往來」,何況今年係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
中國大國崛起,主動廣結友好,拓大經濟貿易,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喺外交上自不免要更積極進取。要知道,截至2022年底,中歐雙向投資存量已超逾2,300億美元。去年,歐洲對華投資約121億美元,大幅增長70%,新增投資集中於汽車、新能源、機械設備等。李強訪德法,豐收滿滿。法國堅持戰略自主,不支持「脫鈎斷鏈」,李強與馬克龍會談後,兩人共同見證航空、太空研究、核能等領域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嘅簽署,冀望唱響中歐「合作共贏」主旋律。
另一方面,印度總理莫迪國事訪問美國,受到美國總統拜登高規格接待,兩人喺白宮進行兩個半小時閉門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拜登強調「美印兩國是全球最親密的夥伴之一」。該聲明特別提到,東海及南海緊張局勢加劇,之不過,維持國際法及航海自由嘅重要,決心抵制任何單方面顛覆多邊體系嘅企圖。阿哥,畫公仔唔使畫出腸,呢番說話又係針對中國,盲嘅都感覺到。印度靠攏美國,意味部署印太嘅美國海軍艦隻,日後可停靠印度港口維修等便利;此外,印美關係既然係「全球最親密」,意味印度今後必漸疏遠俄羅斯,而今後中俄關係又必靠近一步,以抗美印圍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