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不惜代價拚經濟」令人憂懼

今年內地經濟疲軟,是不爭的事實。失業率高企,24歲以下青年人失業率維持在20%以上;居民儲蓄接連刷新歷史紀錄,消費「低欲望社會」的特徵愈來愈顯現;企業投資乏力,前4個月民間投資增速僅0.4%。考慮到去年同期因為疫情封控造成的低基數,如此微薄的增速顯得更加慘淡。
連番折騰 元氣大傷
困局之下,各級政府都將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各種調門愈喊愈高,從「拚經濟」到「全力拚經濟」,再到「不惜一切代價拚經濟」……然而這並沒有挽回公眾的信心,反而讓人不寒而慄,憂懼交加。經濟學最基礎的概念就是成本與收益、投入與產出,環境、資源、人力,法治、公平、市場,也都是時時刻刻需要考慮的「代價」,不惜一切代價,這本身就不符合經濟規律,抽離了這一科學態度,愈是拚經濟恐怕副作用和危害就愈大。
猶記得去年,各級官僚卻是另一番嘴臉,要不惜一切代價嚴防死守、應檢盡檢、全城封控、堅決清零,造成的代價多昂貴、後果有多慘烈,升斗小民實不忍回首。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各方面統籌兼顧,尋求最大共識和最大公約數,「不惜一切代價」的思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得。60多年前超英趕美的大躍進,即是不惜一切代價拚經濟的典型例子,結果又如何呢?
經濟是基礎、是中心,將全局工作重點回歸經濟,當然是好事,但這絕不能又搞運動式的大幹快上。經過連番折騰,民間元氣大傷,最迫切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如果一個行業,在沒有任何處置預案的情況,就可以扣上「無序擴張」的帽子進行關停,誰還敢投資呢?當無休止的管控可以肆意踩踏基本民生權利,誰還敢敞開消費呢?當昔日被視作人生榜樣的明星企業家,如今夾起尾巴低調做人,誰還能有放膽創業的夢想呢?
民企的停滯與萎縮,如今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最令人擔憂的境地。「無序擴張」如同「尋釁滋事」,是一個萬能的罪名,究竟怎樣算有序,怎樣算無序,並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法規定。一方面喊保護民企,但另一方面「無序擴張」之類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高懸。當對賺到的錢可能被奪走的擔心成為主調,那麼寧願躺平也不願發展,就成為最順理成章的選擇。
當下,債務、失業、消費、投資種種問題糾纏在一起,愈是這種複雜時期,愈應該先喝上一碗二十四味涼茶清清火、醒醒腦,切忌「不惜一切代價」地蠻幹胡來。從為了防疫不惜犧牲經濟,到不惜一切代價拚經濟,都是瞎折騰的極端思維。踏踏實實維護好規則、尊重市場、真正按照法治精神辦事,賦予民間以彈性空間,才能逐步涵養信心、激發活力,這才是經濟復甦的根本之策,也是代價最小的途徑。唯一需要犧牲的,就是官老爺的某些權力。但這恰恰是那些高喊「不惜犧牲一切代價」的人,唯一捨不得犧牲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