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蓋茨訪華旋風對香港的啟示

當前的大國博弈,令全球經濟秩序和供應鏈承受無底線的衝擊和扭曲,針對中國的種種「威脅論」和「脫鈎斷鏈」威脅更被無限擴散,連香港亦被波及。此時此刻,以新舊全球首富馬斯克和蓋茨為首的跨國企業高管,卻集體「向東奔跑」、「用腳投票」,刮起凜冽的訪華旋風。當中釋放出了甚麼信號?對香港帶來了甚麼啟示?
疫情經濟復常,中國市場的超強韌性和巨大吸引力持續顯現,並被視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新動力,財經權威機構一再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跨國企業高管更刮起訪華熱。根據非正式統計,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40名「神級」外企主管訪華,分別來自蘋果、寶潔、摩通、星巴克、Coach、高通、寶馬、西門子等龍頭企業的掌舵人,涵蓋科技、金融、消費、汽車、製造業等領域,足以主導環球經濟。
其中,先是馬斯克短短44小時的旋風式訪問,會見了包括3名部長等高級官員,引發了國際的熱切關注。而接續到訪的蓋茨,更因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句「你是我今年在北京見到的第一位美國朋友」,以及「我總認為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我們始終寄望於美國人民」,即時搶佔全球目光,引起各界的不同解讀,似在預示着地緣政經博弈正在微妙轉向。
大型跨國企業向來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紛至沓來的訪華潮,既高調表明反對脫鈎斷鏈,又以加碼投資對中國經濟和市場投下信任票,而中國給予的極高禮遇亦向外商派出「定心丸」。雙方的高來高往,說明了一個清晰的事實,就是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市場是不能割捨的重要板塊,中國的發展更是世界的重大機遇,與中國脫鈎斷鏈才是最大的危機和風險。正如蓋茨所說:「中國加快創新發展,對中國有利,對發展中國家有利,對世界有利。」
後冷戰思維不足取
對於商業巨擘的集體抉擇,對香港有何啟示?
第一,後冷戰思維再不足取,西方的價值和利益更不是全球唯一的標準和要求,香港不應再沉溺於西方的「民主觀」,不能再盲從其「指揮棒」;相反,要堅守去政治重經濟和「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路」。
第二,在科技全球化、產業全球化、經濟區域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關鍵環境的缺失或扭曲,都會引發不能自保、不能「控損」的蝴蝶效應,因而凡事要有全局觀,必須在全國一盤棋的戰略下,加速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賺取區域協同的發展紅利。
第三,針對當前的世界百年變局,中國已就解決全球性挑戰,先後提出多個重要倡議、多個「中國方案」,並已取得顯著的成效。今天的香港,亦正面對「由治及興」、深層次矛盾待解的管治轉折,當局不能再在舊有框架上虛耗空轉,而應廣開思路,多從「中國方案」取經,為香港探求新出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