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塑新生停收廢膠 署方促履行租約

【本報訊】「綠在區區」減廢設施獲認可回收商「碧瑤」,在屯門環保園租地設置「塑新生」廠房負責處理1號PET膠樽回收事務,惟環境保護署指今年4月初接獲「碧瑤」通知,該廠房因商業考慮同月起逐步暫停接收及處理廢塑膠。環保署要求「碧瑤」履行租約,以免影響回收。
回收業界指,「塑新生」處理的PET膠樽約佔市場超過一半,令人關注其停收廢膠會影響整條回收鏈。環保署表示,環保園租戶須承諾其回收物處理量,而為了讓租戶在營運初期逐步建立回收網絡,租約要求租戶需要在開始運作起計兩年內逐步提升運作至承諾處理量。
生產者責任制未出台成主因
該署指,「碧瑤」的廠房於去年1月3日開始運作。根據租約,「碧瑤」承諾今年其廠房每年處理5,400公噸廢膠,最終將達致每年處理10,800公噸廢膠。該署又指,知悉暫停接收處理廢膠後,曾多次聯絡「碧瑤」及「塑新生」,並要求「碧瑤」履行租約,避免影響回收運作。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認為,「塑新生」停收廢膠是因為本港廢膠樽回收率低,供不應求。該團體認為要扭轉回收成效,必須有生產者責任法規配合,但有關廢膠樽的生產者責任制法例最快2025年才出台,令到「塑新生」只能藉增加收集成本來搶膠樽,變相每做一噸、蝕一噸。
該團體促當局應盡速在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立法草案,並應以「按樽制」取代「回贈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