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美布林肯訪華 真的能破冰嗎

中國外交部日前正式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本月18日訪問中國兩天。「商定」這個字眼,說明我國的態度,仍然是一個比較保持距離、觀望的態度。
中美關係 跌至冰點
事實上,自美國國會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流浪氣球」事件誣衊中國收集美國情報,再加上美國繼續利用香港、台灣和南海問題挑戰中國紅線,在俄烏衝突上小動作不斷,中美關係跌至冰點。美國國內除了少數理性人士外,朝野兩黨利用相關媒體「認知作戰」下,差不多也形成共識,對中國實施從科技、經濟到國際政治全方位打壓,以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正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美國一方面叩門「尋求對話」,但另一方面繼續小動作多多,三朝兩日就來個無厘頭式指控,最近的一次就是說中國在古巴營運升級情報基地以搜集美國情報。由此看來,筆者認為布林肯來華是姿態多於實際,旨在向西方世界宣示已盡力尋求與中國溝通,外交上裝作好人;同時亦可能在訪華期間向中國展示強硬立場,打「中國牌」為民主黨在美國國內選舉造勢。
其實,中美雙方都心知肚明,這次布林肯訪華不會帶來任何實質性突破,至多就是重新連線,然後各說各話。所謂「管控分歧」,就是不至於鬥爭形勢失控,但距離關係真正緩和,仍然有很遠的距離。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抹殺一切的可能,事實上「和則利,鬥則傷」,這是一個很顯淺的道理,特別是中美兩國也在經濟恢復的道路上,如果能夠減少一些國際政治的阻力,重新回到相對自由的貿易往來上,對雙方以至全球經濟來說一定是好事。
美國兩大創科巨企的代表人物,包括特斯拉的馬斯克和微軟的蓋茨,最近先後訪問中國,其中蓋茨更獲得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馬斯克和蓋茨都看重中國巨大的科技實力和市場潛力,會繼續增加對華投資,加強在高增值生產、人工智能、藥物研發等多方面合作。這再次印證了古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有實力、有自信的君子看到中國的機遇,坦誠溝通;欠缺自信和實力,只在乎短期利益、零和利益的小人,就總會小動作多多。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指出,美方不要幻想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國打交道。中國有的是戰略定力和韌性,已展開新一輪的合縱連橫策略,在中東地區已取得明顯成效,今年8月的金磚國家峰會又將會是一個關注點,中國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得到愈來愈多的國家認同,有近20個國家有意加入金磚國家,交易時使用該國貨幣結算,甚至探討創建新貨幣形式的可能,逐步「去美元化」,擺脫受制於美國的枷鎖。
「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且看布林肯的態度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