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台版MeToo燒到何時

台灣的性騷擾風波一發不可收拾,從一開始的民進黨內部吃案,藍綠白政治人物紛紛捲入,接着政府官員、政論名嘴乃至演藝人員,許多過去形象不錯的人物都中箭,刷新了民眾的三觀。
有人開了頭便激勵更多過去不敢開口的人鼓起勇氣站出來,例如藝人許傑輝本來只是一名男學員覺得許指導表演發出呻吟聲讓他感到不舒服,誰料跟着就是一連串的「性感作業」、襲胸摸臀等爆料,讓人驚覺這位過去以模仿搞笑聞名的藝人,私底下竟如此不堪,也迫使他宣布退出演藝圈。
陳柏惟事件也很誇張,受害者原本是因遭受性騷擾向他求助,結果陳伸出援手後,自己卻轉身成為性騷擾的加害人,不僅故意貼臉用氣音挑逗「敢不敢去汽車旅館」,還探詢對方願不願意做他的「代理孕母」。事情爆發後雖然認錯道歉,卻聲稱自己不可能願意成為加害人,似乎認為一切只是沒有仔細思考,而非自己真有意性騷擾。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媒體人朱凱翔身上,他先是被議員陳芳盈指控是性騷擾慣犯,然後就是一連串的MeToo出現,但朱凱翔雖道歉,卻聲稱自己沒有記憶,更在其社群平台上引用一段《倚天屠龍記》裏有人想趁亂暗算金毛獅王謝遜的小說片段,暗指部分對他的指控其實是假性騷擾之名對他進行的人格毀滅攻擊,引起了各方不同的議論。
目前浮出枱面的性騷擾指控,恐怕多半都是事實,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夾帶私貨,趁機「公報私仇」?民眾只怕也很難判斷。歐美性騷風潮要一路延燒到愈來愈真假難辨,讓民眾感官疲乏後,社會才出現反思,台灣會燒到何時?估計至少到明年大選之前,很多人都捨不得讓它停下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