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明是疏忽話缺失 公院調查實搪塞

威爾斯親王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早產嬰兒輸注強心藥物期間,疑護士沒有開啟輸注管活栓,嬰兒最終夭折。事件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城嘩然。迫於輿論壓力,威院管理層昨日現身道歉,但仍堅稱事件是「臨床處理有缺失」,拒絕承認人為疏忽。
多名威院高層現身面對傳媒解畫,又向公眾鞠躬道歉,擺出真誠狀,並表示將成立根源調查委員會,8星期內向醫管局提交調查報告。然而,只要留心這些高層的言詞,全部避重就輕,不能不令人懷疑,道歉究竟有多大誠意,調查報告究竟有多大作用。
院方強調,涉事嬰兒本身是雙胞胎,因心跳不正常而提早於28周剖腹早產,嬰兒肺部不成熟,要插喉用儀器協助呼吸,心跳功能亦不佳,血壓持續偏低出現敗血情況,言下之意,似為嬰兒之死鋪墊多個合理理由「打底」。這還不止,院方表示難以判斷嬰兒死因是否同「三向接頭輸注管」活栓未有打開有關,但承認儀器運作正常,並無故障。事件由兩名護士負責換藥,現時臨床護理流程指引,並沒有白紙黑字要求護士檢視輸注儀器活栓是否正確運作,即是指引沒有寫明,護士大可不必上身。
一條活生生的人命,就因為醫護人員粗心大意而在一瞬間失去,說是草菅人命都不為過。威院高層表面認錯,實則仍是一派推卸責任的態度。誠然,該名早產嬰兒先天不足,本身有許多問題,但醫護之所以被視為神聖職業,全在於他們有救死扶傷的能力。父母將嬰兒生命交託他們手中,是為了求生,不是為了送死,現在明顯就是護士疏忽,鑄成大錯,高層們卻一方面表示並非找藉口逃避責任,另一方面又重申情況複雜,甚至欲諉過運作正常的醫療儀器敏銳度不足,這豈能令人相信他們有認真反省、查找不足?
這些年,公院醫療事故不絕如縷,一宗比一宗匪夷所思,一宗比一宗駭人聽聞。每有事故發生,醫管局例必要求醫院成立委員會調查一番,然後例必提交報告,作個認真檢討狀,再不然轉交死因庭跟進,乾手淨腳,輕輕放下。不僅從來沒有醫護人員需要問責,醫療事故更是不斷重複上演,證明一切都是走過場。例如2016年,瑪麗男護士拔喉出錯致病翁死亡,院方事後一句 「認知不足」,護士旋即復工;又如2017年,伊利沙伯醫院醫生「憑記憶」開錯病人左右腦,調查過後,涉事醫生繼續安坐高位。至於醫委會更是出名醫醫相護,當年九龍醫院紗布封喉焗死癌翁慘劇,其子要自行搜集證據並報警,耗費多年,才勉強討回公道。
香港醫護人員尊享舉世無雙的高薪厚祿,有收入卻無責任,搞出人命永遠沒有後果,以致公營醫療質素泥沙俱下。醫衞局作為最高監管單位同樣敷衍塞責,就連引入海外醫生增加公院人手,也怯於醫護霸權壓力而成效不彰。公營醫療死結難解,完全是由上而下一手造成,可憐惡果卻要由基層病人承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