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歐盟之劫

俄羅斯國防部日前發布視頻,展示烏克蘭軍方派多艘無人艇襲擊俄軍保護「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的船艇,背後在空中有美國無人機偵察支援。
美國封鎖俄羅斯最主要的方法是斷絕俄國的天然氣出口。炸波羅的海德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從制裁禁制出口升級至破壞天然氣管道,便不是暫時作戰動作,而是摧毀基建,使戰後不易恢復。在此之前,烏克蘭已控制俄過境到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俄氣入歐大受打擊。但俄氣入歐本有3個管道體系,北方與中部受破壞,還有經黑海、與土耳其合作的土耳其溪與藍溪管道。烏克蘭開戰以來,特別是北溪2號被炸後,俄羅斯與土耳其加強從這兩條管道把俄氣輸入土國,轉往東歐、南歐。
今次烏克蘭無人艇試攻土耳其溪及藍溪,相信會是大舉轟炸這兩條管道的前奏。假若美國與烏克蘭成功的話,便是全面禁絕俄氣入歐,餘下的由印度等用液化天然氣運歐,亦會輕易被美國堵截,歐洲便只能從美國和挪威進口天然氣;因為壟斷,價格當然是數倍於俄氣,讓美國、挪威賺取暴利。
挪威氣田逐漸衰竭,若俄羅斯天然氣進歐的管道全部被摧毀,重建至少多年,戰後歐洲的天然氣便完全為美國壟斷了。美國要求歐洲不要依賴俄羅斯,結果是要轉為倚賴美國。依賴俄氣,成本低下,有利於歐洲工業發展與民生安穩。依賴美國,歐洲工業會因成本過高而失去市場競爭力,社會民生亦受通脹摧殘。利害相比,民眾亦可看見,歐盟的政客為何沒法認識,沒法抗拒美國的要求?民主、自由等口號值得歐洲社會重大犧牲去強施於烏克蘭以至俄羅斯?
炸北溪2號後再來破壞土耳其溪、藍溪,美國實際是借烏克蘭向歐盟與土耳其開戰,東南歐國家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希臘以至匈牙利會大受打擊,它們會啞忍而不作任何抗議嗎?歐盟的大國德、法已逐步失去在歐盟內的領導作用,政治主動權落入親美的歐盟官僚手裏,後者開始騎劫歐盟與美國結盟來出賣歐洲利益。
即使歐洲不敢在此時反抗美國,若戰事拉鋸,入秋後天然氣價格又飛升,可能引發大規模民眾反戰、反美國天然氣進口的抗議。歐盟能否借此與美國抗衡,抑或被美國順勢用顏色革命換掉不聽話的歐盟領導?歐盟可否逃過烏克蘭戰爭這一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