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網騙多如雨後筍 犯罪天堂非虛傳

全香港700多萬市民,只要有手機,恐怕經常都會收到疑似騙徒來電,詐騙集團可謂有恃無恐,令人髮指!呢,政府成日強調罪行一宗都嫌多,被騙徒呃咗一蚊都唔抵;而事實係中伏嘅市民何其多,有啲電話騙案尤其令市民深惡痛絕,皆因連90歲阿婆嘅棺材本都想呃,呢啲咁嘅騙徒何止無人性,簡直係無底線嘅人渣!
各位,香港治安近年崩壞,連帶詐騙案亦逐年提升,涉及嘅金額億億聲,點會係「一蚊也嫌多」吖!呢,大家如果不善忘,2021年一名90歲婆婆於5個月內被騙走約2.5億元巨款,成為歷年涉及最高金額嘅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事實上,詐騙熱潮從來未退,執法部門喺短短一周內,共接獲130宗網購騙案,話就話按周下跌逾兩成,但當中關於演唱會門票嘅騙案仍有至少27宗,最大一宗騙案損失超過23萬元。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而且大小通吃。截至尋日,最常成為騙徒幌子嘅高危貨品,首3位包括演唱會門票;主題公園門票、船票及酒店、露營、旅遊套票;手袋。其餘依次為電子遊戲機、遊戲產品、化妝護膚產品、電器、相機、電腦、海鮮食品及手錶。琳琅滿目,可謂漪歟盛哉!又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呢嗱,詐騙專頁方面,一樣遍布各大社交平台,目不暇給,當中不排除假冒同名專頁或帳號。市民切勿貪一時之便,為防受騙,真要網購應光顧官方平台,並提防不明來歷嘅賣家,了解清楚賣方背景,搜索其電話號碼、銀行戶口號碼、專頁名稱等資料並留意負評。做個精明網購者,要多做資料搜集,切勿求其,否則損失時想追討就難喇!
眼見網騙多如雨後春筍,為打擊新型科技罪行,律政司建議刑事檢控科設立科技罪行分科,並新增一個首席政府律師職位。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尋日審議有關建議,有議員關心現時科技騙案每年增長,當局都認同科技罪行嘅案件數目明顯上升,過去6年增加3倍。詐騙案今年首季增加到8,886宗,較去年同期上升六成半,超過七成同網上騙案有關。睇見啲網騙數字好似啪咗「偉哥」咁扯住上升,難怪有議員擔心咁落去,「香港容乜易變犯罪天堂」,甚至以為港人錢多、人傻,特登漂洋過海來香江呃香港市民,咁就該煨咯!委員會最終同意項目,並交由財委會審批。
各位,呢個首席政府律師職位每年預計開支約375萬元,分科另設一個首長級副首席律師及助理首席政府律師、9位政府律師或高級政府律師,陣容都可謂鼎盛,議員都擔心如今「仿真人」等人工智能罪案增加,例如假扮阿媽要求支付贖金,要言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增職位真係要想方設法打擊科技罪行,切勿又係雷聲大雨點小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