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宣傳小組變陣 突出文化管控

在北京舉行的文化傳承座談會顯示,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已更名為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加上「文化」二字。今年初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時,尚使用宣傳思想小組名稱,估計這一調整是與3月之後的黨政機構改革一體進行的。
內地黨政機構名稱、規格、職能都有嚴格界定,需要中央編制委員會統一審批,其名稱變動,與職能調增和工作任務息息相關。譬如,1991年組建了國家邊防委員會,2005年更名國家邊海防委員會,實際上原來的邊防委職能已涵蓋邊防、海防,之所以大張旗鼓更名,就是與新世紀以來東海、南海局勢陡然緊張有關,故將「海防」突出顯示在機構名稱上,強化工作權威和影響力。
因此,此次宣傳思想文化小組首度公開,雖然與原來只有兩字之差,但含義不容小覷。文化工作,其實本來就涵蓋在「大宣傳」之中。近些年來,領導層不斷提出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文化安全、外來文化本土化,強調文化自信、文化自主,樹牢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風險、敢於發聲亮劍等。國家旅遊局也在5年前併入文化部,合組文旅部,就是將旅遊也作為意識形態工具。此次小組改革,將文化突出,與宣傳、思想並列,顯示出文化系統在意識形態全局中地位的提高。
今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兼任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這是首次由同一人兼任這兩個職務,應亦是與調整組建宣傳思想文化小組、加強融合銜接有關。事實上,之前地方已有多個省市先期進行了相關的更名調整,並加掛「意識形態」之名,如遼寧省委就組建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
在北京的權力架構中,中央層面設立有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是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的上位機構,負責綜合統籌、議事協調,均由分管的政治局常委擔任組長。此前的宣傳思想小組,組建於1988年,並延續至今,其組長為分管宣傳工作的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部長以及分管文教的國務院副總理擔任副組長,成員則包括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國新辦、網信辦、廣電總局、廣電總台、社科院、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等部門負責人,以及分管聯繫宣傳工作的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國務院副秘書長、軍委政治部副主任等,其人員和職責覆蓋黨政軍各系統。
涵蓋職權更加廣泛
十九大後,宣傳思想小組成員擴軍,將中聯部部長、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增補為小組成員,前者是為了適應大外宣的需要,尤其是向外國政黨宣介中共黨代會、中央全會精神形成固定機制;後者是加強對黨政機關的意識形態管制。此番調整為宣傳思想文化小組,其涵蓋的職權將更加廣泛,進一步加強黨管文化,文化部門雖然列在政府機構序列,但將更主要地由黨務系統集中統一管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