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引外勞恐損本地工 官辯稱僅屬補助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建造業佔1.2萬個名額。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建造業佔1.2萬個名額。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建造業佔1.2萬個名額。
倉卒補供應 下月可申請 最多兩萬名
本港多個行業出現勞工短缺,港府急推「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建造業佔1.2萬個名額,下月接受申請,工務工程優先。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兩萬名外勞名額只佔有關行業勞工缺口一半,設計上已反映以本地勞工就業優先原則,其他空缺則期望可由本地員工填補;強調輸入外勞只是補助性,而非永久性。
黃偉綸指出,未來幾年有「三鐵三路」工程,同時亦推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填海計劃,惟建造業缺少數萬人手,而兩萬個名額料只佔勞工缺口約一半,當局會逐季派出名額。是次輸入外勞只是補助性質,措施亦非永久性,港府仍然堅持「本地勞工優先」,會在保護本地勞工工作上做好,優先聘請本地勞工。
准外勞即日返內地居住
他又說非常重視勞工顧問委員會的意見,所以每半年向勞顧會匯報計劃成效和本地勞工待遇等。輸入勞工安排並非永久性計劃,如果本地工人達足夠生產力,就不再需要輸入外勞,但以目前情況判斷,未來數年仍有輸入外勞的需要。
政府有小組負責處理建造業及運輸業的輸入外勞申請,並逐個季度處理,他預計首季會先處理數千個名額。今次計劃亦容許外勞可即日返回內地居住,又或安排入住元朗潭尾或地盤附近的宿舍。他希望提供彈性安排,減少本港的社區壓力。
至於有聲音指出內地駕駛習慣與港不同,擔心引起安全問題。黃偉綸表示理解市民對安全的憂慮,惟經輸入的司機要先在內地考取小巴或巴士牌照一年,到港之後亦需要接受十多小時的訓練及職前培訓,直至符合要求,才可提供載客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