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大研AI分析牙齦 助炎症治療

港大牙醫學院醫生林宇恒(左)及港大修復齒科臨床研究助理周俊宏,研究利用AI分析口腔照片。 港大牙醫學院醫生林宇恒(左)及港大修復齒科臨床研究助理周俊宏,研究利用AI分析口腔照片。
港大牙醫學院醫生林宇恒(左)及港大修復齒科臨床研究助理周俊宏,研究利用AI分析口腔照片。
【本報訊】牙齦炎,即牙肉發炎,是常見的牙科疾病。牙齦炎不僅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牙周病,令牙齒脫落,還會影響健康,增加患上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所以發現牙齦炎於早期,對預防多種口腔和身體疾病至為重要。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合作開發人工智能(AI)算法,分析患者口腔照片,可自動檢測紅腫、流血等發炎徵狀及發炎的牙齦位置,提出警示。新技術有助牙醫了解患者的牙齦狀況,以制訂更個人化的治療計劃。患者也可自我監察,盡早發現牙齒病患,避免日後昂貴的治療或手術費用。研究結果已在世界牙醫聯盟的學術期刊《國際牙科雜誌》發表。
準確率逾九成
研究團隊利用超過567幅不同程度牙齦炎的圖像數據集開發AI模型。測試結果顯示,利用新AI模型檢測牙齦炎的準確率超過90%,與牙醫目測檢查的準確度相若。研究的主要研究員、港大牙醫學院醫生林宇恒指,研究結果對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牙齦疾病非常重要。他稱,許多患者不定期接受口腔檢查,只有在牙齒疾病到了晚期、牙齒不可挽救時才尋求牙醫幫助,這時只能進行昂貴的康復治療。研究表明,AI可成為一種篩檢工具,用於檢測及診斷牙齦疾病,以實現早干預,避免發展成嚴重牙周疾病,對保障公眾健康和福祉有重要影響。
研究的共同研究員、港大修復齒科臨床研究助理周俊宏指出,利用AI新技術分析口腔照片,有助大眾保持牙齒衞生。他指,透過AI分析口腔照片,患者可得知未有清潔好的牙齒位置,從而改善他們清潔口腔的習慣。他計劃把AI檢測系統進一步推展至社區,研發利用智能手機拍攝及分析口腔照片,讓長者和弱勢社群更容易接觸新技術,改善口腔健康及減少健康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