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航企歡迎措施 認為有助復常

【本報訊】港府昨日公布批准特別計劃輸入外勞,當中批准運輸業界輸入外勞上限8,000名,航空業分到的名額最多。有航空業工會認為計劃不合理。但航空公司則歡迎措施,認為有助本港航空業盡快復常。
就運輸業界輸入外勞,議員陸頌雄認為當局繞過勞顧會,感到「極度遺憾」,他稱現時小巴司機福利待遇低,其他行業的勞務公司會有各種剝削,呼籲港府不能單方面聽業界不夠人的意見,而不去解決行業問題。
外勞待遇較佳被斥不合理
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則指,過去3年疫情期間,機場部分工種被減薪,現時社會復常,相關工人薪酬仍未回復至疫前水平。他舉例指,機場裝載工人的月薪約1.3萬至1.4萬元,與市場合理水平脫節。他又稱,機場交通配套欠完善,認為港府未有改善本地工人長久的待遇問題,卻考慮以更優越的薪酬及交通配套輸入外勞,形容「不合理」。
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許漢忠則歡迎計劃,認為有助香港航空業盡快復常,迎接更多本港及外地恢復到香港的航班,鞏固本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獨特地位。他指,本港機場今年4月份的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分別僅為2019年4月疫情前的大約48%及60%,航空業人手短缺是其中一個原因,令航空公司在恢復航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國泰發言人指,歡迎當局為航空業而設的輸入勞工計劃,深信將有助於解決業內人手短缺問題,並促進重建本港國際航空樞紐。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指,當局容許運輸業輸入的外勞人數為行業總欠缺人數的一半,認為「做法持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