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缺人響警號 急輸兩萬外勞

建造業等勞動力密集面對人手不足問題。 建造業等勞動力密集面對人手不足問題。
建造業等勞動力密集面對人手不足問題。
建造業配額1.2萬 公營工程優先
社會復常,但本港多個行業出現勞工短缺。港府昨日公布推行「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批准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建造業佔1.2萬個名額,下月接受申請,工務工程優先。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強調,計劃不是引入廉價勞工,推行新政策及安排時會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外勞工資亦不可低於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建造業議會今年2月推算,未來5年熟練、半熟練工人、技術員短缺會擴至4萬人,現行計劃將針對技術人員制訂,配額上限為1.2萬人,將優先考慮造價逾10億元的公營工程項目,例如公營房屋、鐵路、機場工程、醫院等;私營工程亦可提出申請,但需證明部分工種在本港非常短缺。
可居內地 僱主需供住宿
外勞需要在指定地盤工作,可居於內地或本港,而僱主需提供住宿安排,例如工地宿舍,而元朗潭尾社區隔離設施亦會改建成宿舍,交由建造業議會管理,料可住8,000人,僱主需向議會交租,亦可按現行機制於外勞薪金扣除。建造業議會亦會撥款10億元增加培訓名額,提升在職工人技能。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香港面對勞動人口結構性縮減,2018年至2022年的4年間,低技術勞動人口已減少約16萬人,導致許多行業均面對人力短缺問題。他說,當局初步每半年會向勞工顧問委員會匯報特別計劃的實施情況,並由指定公職人員負責審批。
每聘兩本地工可輸一外勞
孫指,僱主需繳付「僱員再培訓費」,而輸入比例為每聘請兩名本地工人可輸入一名外勞。僱主申請輸入外勞時,必須經由內地相關機構核准的對外勞務企業招聘。加強本地工人培訓方面,當局亦計劃將再培訓津貼的每月限額由5,800元增至8,000元。
收銀員等26個工種准申請
除了特別計劃外,孫玉菡亦宣布將優化現有的「補充勞工計劃」,包括放寬至售貨員、侍應生、接待員、收銀員等26個非技術/低技術職位均可提出申請,但會保留原有重要安排,包括需先進行本地招聘達4星期等,勞工處會分析每宗申請並諮詢勞顧會,料3個月內可完成處理每宗申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