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僕表現未達標 劣政連連添紛擾

3年疫劫過去,本港經濟卻復甦無力;百業繼續蕭條,民生依然困窘。有人歸咎於政治氛圍,有人歸咎於國際局勢,惟最新民調顯示,港人普遍認為公務員整體表現不似預期,足以說明港府管治乏力、施政失當,才是市民公認的核心原因。
有組織早前訪問了1,032名18歲或以上市民,以了解市民對公務員表現的意見。調查以5分滿分,惟公務員整體滿意度僅得2.74分,評價低於3分的一般水平,反映公務員整體表現未受市民肯定。在9項工作表現評分中,獲最高評分的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獲3.02分;這也是唯一一項高於一般水平的評分。然而,本港之所以能夠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賴於內地政府積極推動,先後推出多項有利中港兩地互聯互通的措施,港府更多的只是配合,縱然具有主動性,也稱不上是港府的功勞。
其餘8項工作表現評分,諸如「維護國家與香港利益」、「廉潔」、「服務態度」、「團隊精神」、「責任感」、「處事公正」及「工作效率」,統統未達一般水平,介乎2.74至2.99分之間;為政者最重要的「勤政為民」一項,更是敬陪末席,只有2.72分,可謂是市民對港府的最大控訴。須知道,施政理當以民為本,公僕亦應以服務市民為中心,偏偏民調顯示「勤政為民」是最不如人意;這不禁令人質問,究竟是市民未能感受到公僕的善意,抑或公僕已不再是為市民服務?
答案可以在社會現況中找到。現時本港經濟不景,港府非但無力回天,更放任加風四起;治安日漸敗壞,黑幫橫行,執法部門卻愈反愈黑、愈緝愈毒;環境衞生堪虞,大街小巷烏煙瘴氣,官員卻只懂落區做騷,過後垃圾依舊;甚至在民生最基本的房屋、醫療、教育等方面,別的政府都是開出「空白支票」,港府偏愛開出「空頭支票」;就連過往引人為傲的基建設施,如今都變得殘破不堪,這邊廂塌天花,那邊廂爆水管,何談以民為本?
至於民調中的5項公務員能力評分,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無一達到一般水平。最高的「危機應對」也只有可憐的2.83分,惟單論港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手法,足見評分並無偏頗。值得留意的是,排名最低的「靈活變通」,只得2.59分,同時是整個調查14個項目最低分一項,反映公務員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普遍是刻板、不懂變通;這與港府多次賣弄官腔,作風官僚主義脫不了關係。
民怨沸騰非一朝一夕所能造成的,惟公務員評分低下亦非首次。事實上,在近年多次民意調查中,高官抑或公務員從未獲得過令人讚頌的評分;相反,幾乎是每況愈下,低處未算低。然而,即使民調被視作港府的「成績表」,評分差卻未能令為政者反思,改善施政;惠民措施錙銖必較,公務員反而「疫」市加薪;公務員表現與薪酬未有掛鈎,才是令市民最為憤怒之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