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美國指揮棒續失靈

美國不僅在中東的影響力大不如前,跟歐洲亦愈來愈貌合神離。君不見,美國有意將北約之手伸向亞洲,在東京設立亞洲辦事處,卻遭法國總統馬克龍明確反對,直指北約只應聚焦北大西洋事務。甚至乎,出名反中的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拾美國牙慧聲言要跟中國「去風險化」,也受到內部極大阻力。有成員國警告「我們是歐盟不是美國」,不應將貿易政策和國家安全混為一談。
更何況,所謂的國家安全,顯然只是美國的國家安全,並非歐盟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老美自私自利的真面目,遭到愈來愈多歐洲人厭倦。英媒有民調顯示,七成四歐洲人認為,歐洲不能總是在安全問題上依賴美國;六成二歐洲人認為,不應捲入中美及台海衝突。馬克龍提倡歐洲自主,顯然得到不少歐洲國家或明或暗支持。
最好笑的是,美國為了圍堵中國,一心一意拉攏印度加入「北約+」,卻被印度外長斷然拒絕。印媒直指,印度不會成為美國的走狗。事實上,印度同中國雖有領土爭議,但跟俄羅斯的關係好到不得了,特別是從俄國買入平價石油,再提高價錢倒賣給歐洲。不看僧面看佛面,印度豈會為了美國利益而開罪俄羅斯?
為甚麼美國由全球霸主,漸漸淪為眾叛親離,除了加拿大、日本等小弟仍舊忠心耿耿,就沒有幾個國家心服口服。這便要問一問美國是如何對待盟友。俄烏戰爭爆發,不僅北溪管道神秘被炸,美國更一方面要歐洲制裁俄羅斯,一方面將天然氣高價賣給歐洲。對華打起晶片戰,更是以損害歐洲科技公司利益去保護美國科技霸權。不作死就不會死,正因為美國獨贏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所有利益都建築於盟友的痛苦之上,愈來愈多人對美國說不,這就是原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